老Ⅲ 发表于 2016-4-17 08:29
第一次爬山的小巫,整翻张自拍先!
好像打太极
我们翻山越岭,我们爬山涉水,我们在看不到天日的原始竹林滑行:lol个个人的屁股都是泥巴……但我们很开心,因为我们有一个有爱心的集体,有人品好的领队,有喜爱户外活动大家。期待下次的活动,亲们感谢有你们: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
这次活动路线轨迹。(已经上传清远户外驴友Q群 24111526)
4.人品好,巡山的目的基本达到,论坛同学的兄弟姐妹情怀彰显。。。。。。
北江长大同学很勤快,超赞!今次活动老天帮忙,中雨的天气预报转为阴天,吹风,大家团队精神很好,基本没飞机。路线很漂亮,沿途很多景点,难度强度都正好,值得多走。
很开心的一次活动,非常感谢大家的照顾与等待!大家辛苦了:loveliness:
本帖最后由 足迹 于 2016-4-19 09:37 编辑 旖旎风光
起雾了

北峡顶,休息一下穿越飞霞

出发

穿越竹林

长天塔

飞霞古洞

4月16日是个值得我去纪念的日子,那是我第一次跟队徒步的时间:victory:,也由于是第一次,我好多都不懂,一路走得好慢,也不敢拍照,怕跟丢了:$。现在也献个丑,把我拍的几张照片分享一下,大家别嫌弃哦。:loveliness:
七点的闹钟把我唤酲,想起快天亮时的雷雨声,心想:今次的出行怕会取消了吧?但上QQ问潇洒,她回:去吖!再看看户外群,群主说:及时雨,赞!阵雨,无事。三伯说:准备出发!我立刻弹起:北峡,走起!
拾级而上,那是一段水泥路,毫无难度,就橡爬楼梯。我这次聪明了,不跟潇洒后面――她是强驴,强驴的步伐不好跟,即使跟上了,你也累趴。刚开始,群主就喘上了,他解释说:我一开始几分钟是这样的,后面就不会喘的。其实我也很喘,只是努力的克制住罢了。爬上第一个小山顶,大家都停了下来,一来歇歇,二来驻足回望:山下的村庄,楼房,工厂尽收眼底。北江像张开了双手,来一个抱抱,把伦洲岛抱在了怀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高铁呼啸而过,想抓拍一张都没能按下快门己一掠而过了。没有了水泥路,路也不难走。我们走的是山脊线,其实也是防火林带。道旁的草被割光,刚发芽长叶的荷树青翠欲滴,比人高一点。走着走着,你会突然眼前一亮:一张双人椅!白色的,很漂亮。群主告诉我们:那是我们休闲网捐款买的,还是大伙扛上来,水泥和水也是背上来,才弄好的!噢!真感谢群主和友友们:你们辛苦了!我坐上去歇歇,再来-张照照,好不开心!
清风拂山岗。走着走着,你会热起来,微微的流汗,这时你只要“呜喂”一声,不出几分钟,清风徐来,好不快意。走累了,你就停停,看看山顶的强驴,我情不自禁的大呼:山顶的朋友,你们好!这一刻,你无须理会旁人异样的眼光,更无须惧怕吵到了别人,心灵倾刻得到释放和发泄。其实,人爱上的不是单一的徒步,而是背起背包,将心事一点点丢失在山路上,许多关于爱与恨、生活压力等的片段在路上消散,再消散……人爬的不仅是山,更是:一点自由、一点梦想、一点解脱、一点释放、一点激情、一点无法对别人诉说的故事。(这段摘自星闪闪的一段话,很有共鸣,所以借来一用。 )
越往上走,雾气越来越大,朦朦胧胧像仙境,你会把自己幻想成七仙女:长发披肩,衣袂飘飘……风吹着雾,呼啦呼啦的响,有种山雨欲来的感觉,驴友们都惊叹着这一自然景象,只剩下“风云变幻”这个词儿了。
路上的山花烂漫,树木青翠,竹子婆娑。见得最多的就是杜鹃花,开得很盛,有粉红色的、有桃红色的,群主说这是岭南杜鹃。禾雀花就因为已过了花期,只有零星的几朵,但也为路上增添了风景。我们游走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流连驻足,谈笑风生……隔江相望的南峡,也是连绵起伏,郁郁葱葱。北江就像一条长龙,游走在两峡间,江水因为下雨的原因,浑浊得就像黄河,大伙笑称,在清远也可以见到“黄河”,这下可以死心了吧!
一路上,驴友们还肩负着巡山任务,进行路标设置维护。休闲网在沿途设置的温馨提示牌由于日晒雨淋、风出雨打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或残缺不全,东倒西歪,驴友们将它们扶正或换上新的提示牌,在岔路口绑上黄丝带,以便后来人方便。路上很少见到垃圾,是因为我们休闲网的友友们秉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推广户外安全环保意识。收集垃圾,清洁山野,做到人下山,垃圾也跟着下山。
下山是经过一段厘竹林,沒有路,也很滑,我们是钻进去的。前后的姐妹们就滑倒了好几回,她们笑称:我比你们少走了有好几米。这段路开始有很多高大的树,有些还是我们不常见的。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棵长满钉钉的树,一驴友说叫“画眉棍”。因为缘于它是用来做鸟笼的,放在笼中让画眉站立的杆杆。还有一株没有叶,只有几朵兜兜花的藤,后来才知道那是马兜铃属植物花卉。
再往下走,便是长天塔,飞霞。二十年前,我带两个同学来玩过,依稀记起当年的情景――靠着墙,一副愁愁若有所思的样子。三伯说:我当年曾发表过文章,称这里是“清远的布达拉宫”。望着沾沾自喜的他,喑暗称赞:好聪明啊,能这样来形容我们的飞霞。的确,建筑依山而建,顺着山势一层层往上建,气势滂薄。
群主是个花痴,一见到花,就拍个不停,就算有山涧阻隔,也要跨过去近距离的拍个清楚,还很博学,一路上告诉我们一些关于北江的故事,我不懂装懂的听着,哈哈,算是长知识了。三伯是个话唠,一路上有很多要说的,高兴时还唱上几句。还值一提的是一小新驴:无袖衫,短裤,凉鞋。无知所以无畏,年轻就是任性!
在路上,你拾起的是友谊,知识,精彩;丟下的是压抑,你虞我诈,强颜欢笑……
大王叫我来巡山之飞霞穿越记
据说仁者乐山,或者在于登山可以提升人的境界,拓展人们对生命的理解。
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在那里!事实上,人生就是一种跋涉,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是感知生命的方法之一。
XX在周六的白庙穿越可说是短裤和挎包齐上山、凉鞋共背心迷人眼,众人纷纷失色窃语莫非是我辈不懂年轻人的世界?大伙摇头无语地竟然为XX凑齐了一身装备——可这斯竟然拒绝赖伯安排的写回顾作业,幸好后来还有北江小子的拔笔相助。
云雨欲来风满山,人品爆棚之下神马都是浮云,众人既有浮云蔽日的惴惴不安也有浮云散尽天地宽的无尽欢呼,“山色空蒙雨亦奇”益增天开飞来峡的壮阔,“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杜鹃花总让人想起“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的旷达风流,人生不如意之事就由它去吧。
赖伯颇有感慨地谈起何时有人从地质学解释飞来峡景观之谜,我想这种学问总会有人解决的吧。
前行至半山,由清远驴友们众筹建设的长椅出现在树林中,装逼自是例行公事,在众人的欢声笑语中又谈起回馈自然播种杜鹃再造大杂顶之事,这总不会比开凿挂壁公路更难吧?莫非我们就不能留下点人间传奇?
终于到达山顶导航大楼,歇息片刻后钻入飞霞后山竹林,连摔带爬少不了的是狼狈不堪的屁降,惊喜于禾雀花的艳丽也惊讶于马玲兜的狰狞。
天下名山僧占多,着迷于龙脉风水的大户人家也不遑多让地把阴宅建于深山老林中,不过这可免不了让后世孝子贤孙要多出几番诚心诚意了。
讶异八卦于两间木屋出现在后山菜地,路见师父闭关的木牌不免几番自责,因为巡山之善想必师父会原谅我等扰人清修之过吧。
歇息于长天塔下,慈眉善目的祖孙三人端出开水布施如逃难荒民的我等,闲聊之下原来是礼佛的居士,果然是向佛之人大有善心,善哉、善哉。
飞霞山是道教72福地中的第十九福地,是我国首个三教同山、三祖同殿的宗教名山,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飞霞古洞是广东省最大的古建筑群。
飞霞之名源于飞霞洞的创建人麦清扬,据说雨过天青之日麦清扬想到唐人王勃为《滕王阁序》所作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故取“飞霞”为名,同时也为自己取了“长天”之名。
麦长天在创立飞霞古洞之前是位商人,他以商业的头脑宣传“三教合一,万派同源”。结果当时香火之盛远超飞来寺和藏霞古洞,唏嘘的是飞霞今日的断瓦残垣(千字大不易,不得不摘抄多少)。
飞霞古洞编钟堂旁竟然掩映着廉政调研处的牌号,看来普天之下逃不出五指山的不只孙猴子。
出飞霞入南胜村的是江边泥泞的野径,几番磨难到达终点见江口大桥于对岸,巡山至此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