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光头李鬼 于 2010-10-12 15:01 编辑 大神盛会活动流程
每年重阳节前数月,保安人就通知亲朋好友前来过节观光盛会。重阳节抬大神活动在每年九月初八日、初九两日举行。而初七日各村家家户户户贴对联,各村拱门也贴上大对联。初七日上午各村舞龙舞狮迎亲朋好友前来欢度重阳佳节。各家各户都用竹叶包糯米棕、炸油糍、蒸米粉或者炸糖环等,并准备丰富的鸡、鸭、鱼、肉之类食品款待宾客。初八日下午三时许,每个村将组织好的队伍按次序出神游行,由各村的理事带队,有两个在前面打地炮。地炮三声后,就鸣锣开道,扛彩门、彩旗、村牌(即XX村)的出神队伍,接着两个人抬香案,案上安放香炉、烧着檀香,点着香烛,插着鲜花,后面是八音乐队,随后是“高神”系列,舞龙队,接着“故事”系列,舞狮队,最后是十样锦锣鼓。每个村的队伍依次序紧接游行。这时,保安大街上人山人海,挤满了看出神队伍的人群。“高神”每到一处,即鼓乐喧天,边跑轰鸣,高潮迭起,整个保安城为之轰动。
“高神”是人扮的,扮神者首先在家洗好澡,以洁净之身扮神。他们身穿龙袍,头戴面具和各式官帽。武将则背囊上插满令旗,手执兵器。文官则手持简或纸扇,扮好后,站立在高神台上,神台有三米多高,是用坚固木料做成,脚踏台上四个小柱,中间均有与人胸高铁柱固定,将扮神者用布带将腰部绑在铁柱上,四个大汉抬起能左右摇摆多次,这叫做“摇高神”,以示喜庆。“白公总兵”是保安毓秀村所出的高公,著名的大诗人孟宾于这尊高神则由保安的万全村负责,文明村负责“蔡公齐基太保” 以及黄姓先贤黄保义,而廖冲的高神当然是由廖冲的后裔所在村廖村抬出。
“故事”是由儿童扮的,主要仿照京剧、祁剧的一些剧目中的人物造型。经常扮演的剧目有《桃园结义》、《白蛇传》、《吕布与貂蝉》、《武松打虎》和《杨宗保与穆桂英》等。扮演的儿童扮演人物穿上各式小龙袍,戴上各式帽,手执各种各样的兵器。故事台长1.5米,宽1米,高1米。木质结构,台上站立两个男女儿童,每个儿童的站立位置,均有木柱固定,用布带绑在儿童腰部。有坐姿势的,则用固定的凳子坐,且有儿童家长在“故事”台边保护,以确保安全。
舞龙:共有两条,一青一黄。龙头,龙身,龙尾是用竹片扎成九节,每节中间放一节木棍作手柄。龙头,龙尾贴上色彩,画着龙形。龙身用一条3丈6尺长布,画着龙鳞,加以油漆。舞龙队伍由强壮力大的妇女组成(旧时由男青年组成)。舞龙者的衣服颜色与龙身一样,皆用红色沙带围腰,戴太阳眼镜。舞龙的项目有:龙出海,双金钱,拆字,单锁链,龙舞爪,龙拨雾,龙滚水,龙干身,龙生蛋,龙孵蛋,龙退皮,盘龙,如是宙宇。宗祠有大柱着,可舞龙滚柱。
舞狮:4至5只。狮头也是用竹片扎成,贴色纸,画狮头模样加以油漆。狮身用多样花布做成。舞狮是男青年。舞狮队前面是多面彩旗开路,有个中年人手捧礼盒,每到一个村的拱门都要带狮子朝拜,……此时锣鼓齐鸣,鞭炮不断。
此外还有由十样乐器:高边锣,小锣,硬锣,高边鼓,扁鼓,芒冬鼓(粤剧广班称为和尚头鼓),木鱼,中钹,小钹和唢呐等组成十样锦锣由两个人抬着木做成的锣鼓台架,主事者边打锣鼓边行走,有传统的曲谱,其锣鼓有独特乐调,配上高亢洪亮灵活的唢呐伴奏,使人觉得兴奋,沸腾,场面及其热闹。紧接着有八音,高跷队。
出神游行的路线是从文明村的接龙门下街,保安街是一条自北向南的街道,北高南低,北为文明村的接龙门,南是万全村的摇神坪,所以出神游行的路线从接龙门而下叫“下街”,旧时从摇神坪而上叫“上街”,现在是摇神坪转上湖广街,然后上保安新大街,再由新墟坪转下文明村的接神门,这叫“上街”。下街途径毓秀村,东兴村,到万全村的摇神坪休息。“高神”每经各村的拱门都要左右摇摆多次,这叫做“摇高公”。“摇高神”一是登高助兴增添风采;二是驱邪,赶鬼。休息半小时后,由轮值“大神”村的队伍带头先行,从摇神坪上街,第二是上年轮值抬“大神”的村跟上,叫做“送大神”其他村紧接上游行队伍,至新墟坪,转接龙门下街,各村下到自己敬神会址,停下将扮“高神”和“故事”者卸装,各归原位。
初八日晚上九时,是迎接“大神”仪式。“大神”是西岳川主,西岳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华山镇,海拔2160.5米,道家称为“第三洞天”。《封神榜》姜子牙封蒋洪为“西岳华山金天顺圣大帝”。所以“大神”就是西岳大帝蒋洪。各村按下午游行队伍的规模(但不抬“高神”和“故事”),增加60岁以上老人队。老人们手拿着香,肩背着执事牌,在万全村摇神坪集中。轮值村的队伍带头到上年轮值的村去接“大神”到轮值村安放在神台上。
九月初九日是重阳,凌晨五时扮大神,判官,使者的人,先在家里洗澡,以洁身扮神。六时许,轮值的村整理队伍,扛好彩门,彩旗,抬香案,吹八音等,有四人抬着大神轿,轿上放好大神,判官,使者的面具,帽子和龙袍,步行上福山寺玉皇殿拜神。然后给扮大神者穿上龙袍,戴好面具和帽,坐上大神轿。扮判官者右手持判官笔,左手持阴阳簿,簿面书写着“善恶分明”四个大字。使者手执驱鬼辟邪武器。炮响三声,鞭炮齐放,前面两人打铜锣,扛彩门,彩旗,中间举着一块写有“西岳川主”的大牌,仪仗队紧跟,接着是四大汉子抬起“大神”轿,轿的后面打着黄绫伞,还有一个人担着两个铜锣,敲时发出“扁”、“伴”的声音,相互交响。老人队则手执柱香,肩背着执事牌慢走。舞龙舞狮队跟上。判官,使者分站大神轿前的两边,三步一停,向两边张望。由福山沿路而下保安街。其他村的游行队伍则集中在接龙门的“高神坪”迎接大神下街,所到之处,家家户户烧香,放鞭炮迎接。上午十一时左右,队伍下到万全村的摇神坪,座南向北放下大神轿。之后,使者用驱鬼辟邪武器叫人群让出一块空坪,用龙在空坪绕个圈。于是在阵阵的纸炮声中判官开始踩第一轮八卦。判官在空坪上踏着八卦步走,他左手高举“善恶分明”的阴阳簿,右手做着欲点欲划的姿势,绕坪子一圈一圈地转,口中以方言宣读判词。每念完一首判词,围观的群众就以“哟嗨”的呼声应和。第一轮踩八卦共念十二句,两句为一首。
踩完八卦后,鞭炮声震天,围观群众就自觉地给游行队伍让道,上午大神盛会大约在十二时结束。
初九日下午三时是隆重的大神游行。各村按照初八日下午的活动顺序进行。那时是大神第二轮下街,进行第二轮踩八卦,判官也和第一轮踩八卦一样,在空坪上迈着八卦边走边宣判词。第二轮踩八卦共念二十四句。
踩完第二轮八卦后,轮值村的游行队伍排列第一,上年轮值的村排列第二,其他村紧跟后面,从万全村的摇神坪一路游行上街,“高神”同样在各村拱门要摇摆多次。经由新圩坪转文明村的高神坪休息。一路上,锣鼓喧天,彩旗飘舞,鞭炮声,观众的欢呼声,响彻云霄。轮值村的队伍抬着“大神”到福山口前面的横路放下,将“大神”面具揭开第一层慈和的面相,现出第二层青面獠牙十分凶恶的面孔,以压刹一切恶鬼邪魔,保人民平安。同样三步一停地沿路下到高神坪集中,太平坊,仙桂坊的队伍待“大神”下街后就地结束。“大神”进行第三轮下街,更是鼓乐响连天,鞭炮震耳欲聋。那时,不是轮值村的抬出“土地公”和各种神像放在大街中心阻拦,这叫做“囤大神”,轮值的村要不断放纸炮,“囤大神”的村要将纸炮放完才让“大神下街”。下到万全村的摇神坪,将大神轿座南向北放下。“高神”和“故事”、龙狮等游行队伍即告结束。那时摇神坪围观的群众,更是水泄不通,人声沸腾,锣鼓声震天动地。在不断的鞭炮声中,判官进行第三轮踩八卦,他的动作如前一样,每宣读一首判词,围观的观众即报以“哟嗨”的呼声应和。第三轮踩八卦共念三十六句。念完时判官一笔将“善恶分明”的阴阳簿点破。随即鞭炮声锣鼓声和人群呼喊“哟嗨”声直冲云霄,响震保安城。大约晚上七、八时左右,整个重阳大神盛会就此结束。轮值村将大神抬回本村安放。
初十日上午,各村龙狮队在街上来回舞动表演,表示送客致谢。保安重阳大神盛会到此就圆满结束。
文章来自:廖氏宗亲网(
http://qyou.5d6d.com) 详细出处请参考:
http://qyou.5d6d.com/thread-112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