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老饭 于 2008-12-15 20:33 发表 
看到你们准备三探归猿洞,提点建议,如若不当,权当谬论……
1、文化资源(Cultural Resources),尽管发起者限定为“主要以流传下来的诸如神话、民间传说、诗歌、戏剧、曲艺、音乐、绘画、影视、宗教等属于文学 ...
非常感谢前辈您的意见。我在此作如下解释如何?
1、关于探洞目的和团队分工及结论性的东西。由于目前还没有真正成立考证团队,所以也就不存在具体细致的分工。两次探洞包括三探的目的只是想弄清洞的存在与否,通过探洞的行为来传承这个文化现象,引起社会关注,让更多的人参与文化的保存和修复。目前我们跟清远电视台《北江纪实》栏目组合作,每次探洞都有电视台记者随行。我们想通过拉出一期电视专题节目,引起社会、政府的关注,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和提供更多的线索。我们本身不是文化研究者,只是抛砖引玉者。目前连存在与否都很难说,不敢这么早就定性。
2、第二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有雷同,就不再具体详述。事实上,探洞过程中,我们的收获也是大量的。所以,即便探不出结果,我们也作好了心理准备。肯定不会徒劳的感觉的,因为我们本身的功利性并不强。
3、立项的事我们有考虑过。与有关部门、团体领导也沟通过,他们也有这样的提议。明年春将有一个全国性的文化研讨会,如果我们探洞成功,那么我们或许可以以此为基点形成比较明晰的考证框架。事实上我们手上已经有一个考证的框架,只是没有公布出来。我们的要求是,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能做成怎样就做成怎样。由于精力和能力有限,我们只能敲敲边鼓,很难有严谨的深入的全面的考证,甚至可能还做不到及时总结。
最后,还是感谢您从严从高的要求。我们尽量做到,如果做不到也请大家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