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先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帖子内页:建国以来的人民币版本
花花  楼主
发表于 2010年9月1日 12:32   来自PC

第一套人民币从1948年12月起至1953年5月10日止,一共发行12面额,62个版别。尽管它的历史只有短短几年,印刷技术和纸质都带有时代的遗憾,但从它的政治经济意义、版别图案特色和目前的存世数量等方面来看,都是其他纸币无法比拟的。第一套人民币都以“农村收割打场”、“传统的帆船”、“矿车和驴子”及“新华门”等作为正面图案,真实地反映了那时人民翻身解放、耕者有其田的喜悦心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用纸币进行政治宣传,也是第一套人民币的独创,为了防伪的需要,第一套人民币的一些版别图案中隐入一些文字,这些文字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如“解放”“自由”、“自力更生”、“革命胜利”等。


共14条回帖只看楼主
花花  楼主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0年9月1日 12:33   来自PC


第二套人民币是在第一套人民币统一全国货币的基础上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的。当时已消除战争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日益活跃,市场物价稳定。国家财政在收支平衡的基础上,连续几年收大于支,国家商品库存、黄金储备也连年增加,货币制度也相应巩固和健全,一个独立、统一的货币制度已建立起来。但是,由于解放前连续多年的通货膨胀遗留的影响没有完全消除,第一套人民币的面额较大(最大为50000元),而且单位价值较低,在流通中计算时,以万元为单位,不利于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很大不方便。另外,由于受当时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第一套人民币的纸张质量较差,券别种类繁多(62种),文字说明单一,票面破损比较严重。

为了改变第一套人民币面额过大等不足和提高印制质量,进一步健全我国货币制度,1955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和收回第一套人民币的命令。命令指出:为适应国家计划经济建设的需要和广大人民的愿望,在财政收支平衡和金融物价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巩固我国的货币制度,以便利交易和核算,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自1955年3月1日起发行新币(第二套人民币),收回旧币(第一套人民币),公布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共11种,每种券别版面均印有汉、藏、蒙、维吾尔四种文字。

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第二套人民币1元等于第一套人民币1万元。第二套人民币发行后,一切货币收付、交易计价、契约、合同、单据、凭证、帐簿记载及国际间的清算等,均以第二套人民币为计算单位。所有在第二套人民币发行前的一切债权债务,包括国家公债也按法定比率折合第二套人民币计算和清偿。所有第一套人民币均由中国人民银行按法定比率收回。

1955年3月1日公布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共11种,当天发行1分、2分、3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和5元10种,1957年12月1日又发行10元券1种。同时,为便于流通,国务院发布发行金属分币的命令,自1957年12月1日起发行1分、2分、5分三种金属分币(简称硬分币),与纸分币等值,混合流通。后来,对1元券和5元券的图案、花纹又分别进行了调整和更换颜色,于1961年3月25日和1962年4月20日分别发行了黑色1元券和棕色5元券,使第二套人民币的版别由开始公布的11种增加到16种。1964年4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收回三种人民币票券的通告》,决定从1964年4月15日开始限期收回苏联代印的1953年版的3元、5元和10元券,1964年5月15日停止收兑和流通使用。

第三套人民币从1962年4月20日发行1960年版枣红色1角券开始,到1974年1月5日发行最后一张1972年版5角券止,经过12年时间,共发行7种面额、8种原版、9种票券。如果按冠号、印制工艺和钞纸的不同至少可细分为24种。



花花  楼主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0年9月1日 12:33   来自PC


第三套人民币较第二套人民币又有新的特点:

一是主题思想鲜明,内容相互呼应,极富民族特色。两种原版的1角券正面均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图,只是一个是侧视图,一个是正视图,象征文化教育新改革;2角券正面为武汉长江大桥图,象征社会主义建设新成就;5角券正面为纺织车间图,象征发展轻工业。三种面额角券背面分别采用菊花、牡丹花、梅花、棉花等组成的图案,象征社会主义文化、科学、艺术百花齐放,欣欣向荣。1元券正面为女拖拉机手图,象征农业为基础,背面的羊群象征发展畜牧业;2元券正面为车床工人图,象征工业为主导35元券正面为炼钢工人图,象征工业以钢为纲;2、5元券背面的石油矿井和露天煤矿象征发展能源工业;10元券正面为“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图,象征人民参政议政,当家做主人,背面以红色牡丹花和彩带衬托天安门,象征伟大祖国的富强和团结。

二是进一步打破了边框式设计思想。我国旧式钞票的设计思想是封闭式的,图案全部被围在一个矩形花框内。在设计第二套人民币时,已经做了一些打破这种模式的尝试,改为上下边框,实践证明这种尝试是成功的。第三套人民币的设计做了更大胆的突破:主币取消了上边框,下边框也有较大变形,成为富有民族风格的图案3辅币除最初设计的枣红色1角券仍保留了变形的底边框外,全部取消了边框,成为开放式构图。这样,在较小的票面上显得画面开阔、深远。

三是色彩丰富。第二套人民币由于印刷技术所限,基本上是单色的,这样的票面既不够美观,也不利于防伪。第三套人民币的票面除了有一个基本色调外,还采用了多色印刷技术,这就使得画面色调活泼、丰富,又提高了防伪性能。

四是增设了壮文,调整了四种少数民族文字的排序和印制位置。第三套人民币在第二套人民币蒙、维、藏文的基础上,接受民族事务委员会的建议增设了壮文,并重新按蒙、藏、维、壮顺序排列。四种少数民族文字印制位置也根据票面图案布局进行了重新调整。

五是缩小了票幅。1961年10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上报“缩小新版人民币票幅”的报告,主要原因是我国连续两年农业遭受自然灾害,为最大限度地节约原棉等纤维原料和胡麻油消耗,10月29日获国务院批准。因此,第三套人民币各种面额票券均比第二套人民币同面额票券的票幅有一定比例的缩小,既便利了流通使用,又节约了印制费用。

六是画面设计和先进技术相结合。50年代,国际印钞业已较多地使用了一些机雕、接线等新技术,在第三套人民币的设计中,由于美术专家和专业设计人员集体创作,充分发挥了各自的长处,除主景工艺完全采用手雕外,面值文字的衬底花纹或花符图案多采用机雕技术。例如10元券面值衬底,则是利用机雕网状线与手工装饰相结合,形成向日葵花盘的效果。在其他票券面值衬底图案设计中,还使用了接线技术,大大提高了钞票的防假性能。

第三套人民币是我国目前发行、流通时间最长的一套人民币,于2000年7月1日起停止在市场上流通。这套人民币以其主题思想鲜明、设计风格新颖、券别结构合理、主辅币品种齐全、印刷工艺先进并有较强的防伪性能等特点,在我国货币发行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从收藏角度分析,是最有前景和潜力的一套人民币。



花花  楼主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0年9月1日 12:34   来自PC


四套人民币是1987年4月27日开始陆续发行的1980年版人民币。

第四套人民币,是在经济发展、商品零售额增加、 货币需要量增加的情况下发行的。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城乡商品经济日益活跃,社会商品零售额大幅度增长。这样,不仅要求货币发行在总量上与之相适应,而且在券别结构上也要与之相适应。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健全我国的货币制度,方便流通使用和交易核算,1987年4月25日, 国务院颁布了发行第四套人民币的命令,责成中国人民银行自1987年4月27日起, 陆续发行第四套人民币。第四套人民币主币有1元、2元、5元、10元、50元和100元六种,辅币有1角、2角和5角三种,主辅币共九种。第四套人民币与现行人民币等值。 第四套人民币发行后,与第三套人民币在市场上混合流通。现行1分、2分、5 分纸、硬币继续流通。

这次发行第四套人民币,采取“一次公布,分次发行”的办法。1987年4月 27日首先发行50元券和5角券,1988年5月10日起发行100元券、2元券、l元券和2 角券,其它券别以后陆续发行,届时公布。

1992年6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范围内发行1元、5角、1角金属人民币。它们与三种铝分币一起构成我国较完整的硬币系列。

第四套人民币在设计思想、风格和印制工艺上都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这套人民币体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思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团结一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了强调这一主题,100 元券采用了我党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和朱德的侧面浮雕像;50元券采用了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人物头像;其它券别采用了我国14个民族人物头像。每张票面人像清晰,栩栩如生。在设计风格上,这套人民币保持和发扬了我国民族艺术传统特点。主币背面图景取材于我国名胜古迹、名山大川,它们分别是井冈山主峰、黄河壶口、珠穆朗玛峰、长江巫峡、南海“南天一柱”和长城等。票面的纹饰全部采用富有我国民族特点的图案,如凤凰牡丹、仙鹤松树、绶带鸟翠竹、燕子桃花等。这些图景、纹饰与主景融为一体,表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在印制工艺上,主景全部采用的大幅人物头像,雕刻工艺复杂;钞票纸分别采用了满版古钱水印和固定人物头像水印,它不仅表现出线条图景,而且表现出明暗层次,工艺技术很高,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印钞工艺技术水平和钞票的反假防伪能力。同时,这套人民币在第二套、第三套人民币的基础上,增加发行了50元和100元两个券别, 这对于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便于流通,提高社会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人民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版)的发行是我国货币制度建设的一件大事,是我国目前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艺术繁荣、科技进步的有力证明,也是为建国五十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就发行第五套人民币答记者问时指出:发行第五套人民币是必要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发展速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社会对现金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经济发展的形势对人民币的数量和质量、总量与结构都提出了新要求。货币制度需要随着经济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始于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当时的条件,第四套人民币本身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防伪措施简单,不利于人民币的反假;缺少机读性能,不利于钞票自动化处理等等。凡此种种,都要求我们及时发行新版人民币。这位负责人还指出:发行第五套人民币时机是成熟的。当前,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进步,国际地位显著提高,香港已顺利回归祖国,澳门也即将回归祖国,统一祖国的大业正有力地向前迈进。同时,我国的金融事业在改革开放中稳步健康发展。所有这些都为第五套人民币的顺利发行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花花  楼主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0年9月1日 12:35   来自PC


第五套人民币与前四套人民币相比具有如下一些鲜明的特点:第一,第五套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完全独立设计与印制的货币,这说明我国货币的设计印制体系已经成熟,完全有能力在银行系统内完成国币的设计、印制任务,且此套新版人民币经过专家论证,其印制技术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第二,第五套人民币通过有代表性的图案,进一步体现出我们伟大祖国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山河,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第三,第五套人民币的主景人物、水印、面额数字均较以前放大,尤其是突出阿拉伯数字表示的面额,这样便于群众识别,会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第四,第五套人民币应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在防伪性能和适应货币处理现代化方面有了较大提高,可以说,这是一套科技含量较高的人民币。第五,第五套人民币在票幅尺寸上进行了调整,票幅宽度未变,长度缩小。

另外,第五套人民币的面额结构在前四套人民币基础上也进行了一些调整,取消了2元券和2角券,增加了20元券。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商品交易中2元券和2角券的使用频率越来越少,取消这两个券种不但对流通无碍,而且还能节省印制费用。但从收藏的角度看,这两种票券极具升值的潜力。随着物价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商品交易中10元面额的主币逐步承担起找零的角色,相对其他面额的货币来讲,10元与10元面额之间的票券担当重任,以满足市场货币流通的需要。因此,为了调整人民币流通结构,完善币制,第五套人民币增加了20元券 。



咸鱼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0年9月1日 13:26   来自PC


对待人民币: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林风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0年9月1日 14:00   来自PC


创造它,使用它....

林风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0年9月1日 14:00   来自PC


创造它,使用它....

水哥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0年9月1日 14:17   来自PC


那里有?价格合理的话,我想收第三,第四套来玩玩:lol

布衣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0年9月1日 15:23   来自PC
那么多钱,好多没见过。
迅雨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0年9月1日 15:31   来自PC
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小米shirley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0年9月1日 17:00   来自PC
{:cat14:}

热爱人民

更热爱人民币
小怡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0年9月1日 17:07   来自PC
热爱人民

更热爱人民币

{:cat14:}
行至水尽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0年9月1日 17:40   来自PC
從第3套開始用的。
行至水尽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0年9月1日 17:48   来自PC
忽然發現, 之前發行的 “人民幣” 有“人民”這個概念。最後就只剩下毛了……

看第三套,都是工人、農民、工廠勞作等場景,最高面值10元也是一群“人民代表”

第四套,還有民族、工人,最高100元上面有4偉人。

第五套,不多說了,大好河山啊~ 都歸毛賊了。:‘(
  • 0
  • 14
  • 加收藏
  • 粤ICP备14018191号© 2020 清远休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