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先 登录 注册
日出东方  楼主
发表于 2010年11月25日 12:14   来自PC

注:陆续搜集和整理清远地区的旅游资源,以作旅游、度假参考。分区域进行描述,重要的景点将单独跟贴,并规范其格式。

(为保持贴子的完整性,本贴暂时关闭。在资料整理告一段落后再打开,有关整理旅游资源的评论及补充请到此贴进行回复:

对清远地区旅游资源整理的评论及补充专贴

     

第五部分:阳山县


一、主要旅游景区


   ◆广东第一峰景区
   ◆阳山国际四驱车赛场
   ◆北山古寺
   ◆神笔洞旅游度假区
   ◆学发公祠
   ◆韩文公钓鱼台
   ◆韩愈纪念馆
   ◆杜步大桥
   ◆阳山玉龙宫
   ◆森林温泉
   ◆水口“小桂林“
   ◆贤令山
   ◆贤令山摩崖石刻
   ◆广东阳山鱼水旅游风景区
附:阳山县地图(点击地图可放大)

共3条回帖只看楼主
日出东方  楼主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0年11月25日 12:14   来自PC
二、散布景点



◆文塔

阳山建塔始于宋代,此时多为石塔,如建于宋嘉定年间的佛塔。后来为纪念韩文公扶树教道,重视培养后学,先是建了九层石塔,笔口“文塔”。明代阳山又建了砖塔名曰:“文塔”。清代阳山县令潘元音于乾隆五十九年,倡导集资,新建九层“文塔”。第二年乾隆六十年,阳山郑士超赴京考试,荣中进士,消息传来,满县欢腾!

后郑士超相继任职浙江、河南道监察御史,因唐代贞元十九年韩愈曾任监察御史,后调任阳山令,是故,阳山民问盛传“两御史”,一是韩御史,一是郑御史。郑士超后来官至朝议大夫。阳山文塔,是阳山重视文教、发扬韩文公教育精神的象征,民间尊奉为阳山县徽。

◆秦汉古道

2005年,清远文史研究专家在经过长时间的实地考征后,认为位于阳山境内“广东第一峰风景区”内的秤架路是一条罕见的古道,尽管部分古道今天已被开拓成简易公路,但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青石板和摩崖石刻,它的起源可追溯到秦汉时期,成为见证岭南与中原经济文化交融的珍贵历史遗址。

秤架古道就蜿蜒穿行于其中。它南起阳山青莲镇深塘村,沿}桃江溯流而上,中经犁头锁马落桥,岭背镇蒲芦洲,秤架乡杜菜村、大陂村至炉田村三元坳,并继续向湖南宜章县境延伸。其在阳山境内路段长约100公里。这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羊肠小道,最宽处95厘米,最窄处才50厘米。但路况甚好,多用青石铺就。这条古道开于何时,史书上无记载。据专家考证推断,始筑的年代早到秦末,最迟不会晚于两汉中期。

由于清远市地处北江中上游,是古代珠三角地区与内地交往的要冲之地,秤架河是小北江的支流,货船上可抵湖南桂阳,下可达广东南海,故在阳山诸乡镇中,青莲圩处于南与广州、北与湖南交往的最佳位置。学者倾向于认为,阳山古道始为军道,继为官道,最后转为民间商道,这便是悠悠秤架路的漫长演进史。

秤架河峡谷地带还出土了不少珍稀文物,表明古时期古道曾是商贸繁荣之地:阳山县博物馆收藏的唯一一件新石器晚期的石钺出自这里,唯一的一件战国时期的青铜矛也出自这里,所清理的唯一一座汉墓,也是在这里。既路途近又沿途有人烟,秦军出骑田岭山隘后,陆路入粤的选择自然看中秤架山隘了。

◆古遗址



【三山寨古人类生活遗址】三山察古人类生活遗址位于七拱镇芙蓉村三山察南坡龙岩,又名官岩,为石灰岩溶洞,南向,内为深12.3米、宽1米、高2米的平台。在此出土的石器和陶器,据广东省有关专家鉴定:三山寨古人类生活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晚期洞穴遗址。

【牛鼻岩冶铁遗址】牛鼻岩冶铁遗址位于太平镇牛鼻岩村。遗址四面环山,山势起伏,一山如牛卧状,山腰有两岩,岩口宛如牛鼻,故称牛鼻岩。据明《太祖洪武实录》载:明洪武七年(1374),全国置铁冶所13所。广东则惟阳山一所而已。从遗存和史料推断:牛鼻岩冶铁遗址为宋至明初遗址。它的发现,是研究阳山古代冶铁史的宝贵资料。

【铁屎坑冶铁遗址:】铁屎坑冶铁遗址,坐落在杜步乡旱坑村挂榜山下,遗址左为牛背岭,右是罗屋冲,前临通儒水,后枕雉鸡山。《唐书•地理志》载:阳山有铁。旧志铁冶,一在蓬坑,一在狮子岗。明洪武十年(1377),山倾冶废。经考证,狮子岭今挂榜山属杜步乡辖。铁屎坑冶铁遗址的发现,表明阳山县冶铁业在明代初已甚发达。

【茅竹坝造纸遗址】茅竹坝为明末清初造纸遗址,坐落在黄坌乡高陂村长塘的中心坑与连山县朝天乡的交界处。海拔1300米,山高林密,竹木丛生。茅竹坝至秤架东坑坪、苦竹坑由东北向西南长约30公里的山溪旁满布湖塘,当地人称之为“纸湖炭山”。茅竹坝方池地区40多平方公里,漫山遍野是毛竹。

◆古建筑

【淇潭李氏宗裥】此外,阳山县尚有民宅及名人故居:七拱潭村陈氏民宅、七拱莫氏锅耳楼民宅、学发公祠,新圩郑士超御史第,石角寨,其建筑较为规模,且风格典型。

◆碑文石刻

自唐以来,阳山县名贤接踵,丹岩翠壁鸿雪留题,虽曰陈迹,而千古犹新。阳山为粤北保存摩崖石刻较多的县份之一。据1982年阳山县文物普查统计,全县有摩崖石刻23处,碑刻4处共108方(通)。在这里,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墨迹:“鸢飞鱼跃”、“远览”、“千岩表”等古遒苍劲,颇为珍贵,而广东宋刻之最的《皇宋圣传颂诗并序》已录入《中国名胜词典》中。

◆革命遗址、遗物

【百灶坪陈金缸活动遗址】百灶坪遗址,位于县南杨梅乡何皮九曲村西的红月岩前,三水县“天地会"农民军大元帅部队曾率部在红月岩安营整军,留下很多用石头垒起的灶眼,故红月岩一带称为“百灶坪”。

【中国共产党阳山县第一个支部旧址】旧址位于阳山县城西门街11号(今解放路15号)。民国27年(1938)9月,中共广东省委派陈枫回阳山,领导开展党的工作。同年11月于阳城西门街11号建立中共阳山县第一个支部。

【“重建青年抗日同盟”宣誓遗址】牛岩,位于县西小江下坪田心背山坡,是一天然石洞。洞内宽敝明亮,地面蓄水池,清水满注。民国33年(1944)7月9日,小下坪乡梁呈祥、梁受英等八名青年在此岩洞举行“重建青年抗日同盟”宣誓。

【界滩税收站遗址】位于县西黎埠界滩附近的连江岸边,与马骝山相望。这里江面狭窄,地形险要。此站建于民国37年(1948)曾为征收来往商船税款,没收不法商人货物之地,并为中共游击队提供经费和物品,同时,负责侦察联络任务。现仅存残墙。

【东坑坪农会旧址】东坑坪农会,设于县北秤架东坑坪村黎氏祠堂。民国37年(1948),中共游击队经常在东坪一带活动,组织成立了“东坑坪农会”,为阳山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

【沙坪遭遇战遗址】沙坪遗址,位于阳山县小江罗汉塘村沙坪狮子仔,两面群山起伏,中间是一条羊肠小道,地势险要。民国38年(1949)1月,中共连江支队与国民党军队曾在此发生过一场恶战。

【高陂战斗遗址】高陂遗址,位于县北黄坌镇高陂村,是中国共产党游击队的活动老区,阳山县游击队进出大东山的门户。民国38年(1949)8月13日至11月7日,高陂民兵村自为战,人自为战,抗击国民党军队,歼敌60多名,而己仅伤亡4人,谱写高陂民兵战斗的动人篇章。

【冯光烈士遗像】冯光,粤桂湘战斗边区纵队连江支队司令员,民国38年(1949)年1 月22日,在阳山县小江罗汉塘战斗中牺牲。遗像根据麦永坚保存的照片翻摄。

【信件】中共粤桂湘边区书记、连江支队司令员兼政委周明写给粱受英等的信。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区纵队连江支队第五团团长梁天培写、界滩税收站站长兼指导员江浩写给黎埠界滩黄桥的信。

【海螺】1948年7月,建立阳山县第一人民武装“阳山人民抗征抗暴义勇军”鸣号。

◆名山

【将军山】在县东水口镇,其山壁立数百仞,面七拱水,屹然屏障。山上多巨石错落,外环五山,其势如城,有泉水五,资饮。《史记•南越尉佗列传》:元鼎五年秋,卫尉路博德为伏波将军出桂阳、下匡水,传说宿兵于此,山以得名。

【大东山】在县北黄坌镇,连县之东,故名。登自山麓,穷一目之力,始跆其巅,巅有东岳庙,瓦皆铁制。登峰极目,北瞰长沙,南临桂粤诸山;每俯视山腹,溶溶云生,俄而倾盆大寸,而山巅反风清晴朗。环山林木阴森,如:金鸡、孔雀及山马、山羊、水鹿等,皆硕大无朋,为他处所罕见。

◆名岩洞

【石钟岩(又名龙岩)】在县西大理峡。岩有数层,广数丈,深不可测。石乳中悬,秉烛照之,光耀人目石如龟蛇相错,有片石下垂,敲之作钟声。余石似灶、鼓。

【仰止岩(又名狮子岩)】在县北贤令山之东。明嘉靖阳山县训导朱轩《新开仰止岩记》云:悬石高垂,且山禽对语,岩树生香。
日出东方  楼主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0年11月25日 12:14   来自PC
三、文物保护单位

总序号文物保护单位名称公布日期详细地点年代类别
1193北山古寺1987县城北面明(1631)古建筑
1194文塔1987县城东面暗浪陂村古建筑
1195高巩桥1987黎埠镇燕岩村清(1819)古建筑
1196七拱桥1987七拱镇墟东清道光(1827)古建筑
1250韩文公钓鱼台1987阳山中学内明(1523)古遗址
1264学发公祠1987七拱镇大和岗村1932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265烈士纪念碑1987阳山县城北面约一公里现代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暂无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
项目代码项目类别项目名称传承人申报单位
2民间舞蹈凤舞邓钦阳山县博物馆

清远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
项目代码项目类别项目名称传承人申报单位
1民间文学阳山贤令刘英杰、吴春华、李纯宏阳山县博物馆
6民间舞蹈春牛舞丘祖斌阳山县博物馆
7民间舞蹈凤舞邓钦阳山县博物馆
16传统手工技艺阳山麦羹黎秤、李观埌、黄天德阳山县文化馆

日出东方  楼主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0年11月25日 12:15   来自PC
五、主要景区分贴专述

◆广东第一峰景区

广东第一峰原始森林风景区位于南岭国家自然保护区,距广州市区220公里,面积约1 38平方公里。风景区内的石坑崆,海拔1902米,为广东最高峰,堪称广东的“喜马拉雅”,崔嵬雄浑、峻峭秀丽,四周群峰高耸,分布错落有致,天然巧成。朝暮之间,登上极顶,云海日出,瞬息万变,壮丽多姿,时有云海蜃楼奇景,隐现于彩虹之中。

景区内深壑幽谷,清溪长流,飞瀑连缀,一瀑一景,绚丽壮观,水质清澈,空气清新,犹如长长的风景画廊,动人心弦。春天花山似海,夏天飞瀑流泉,秋天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

这里以自然生态为依托,突出亚热带生物基因库特色,有超过二千多种的植物,有广东最大的原始森林,莽莽林海,一望无际,古木参天,松柏苍翠,高山杜鹃,南岭单竹,奇花异草,珍禽鸟兽,令人赏心悦目。清新扑鼻的负离子气息是游客对第一峰的钟爱,天泉瀑布的平均空气负离子含量在4万个/cm3以上-,最高达10.57万个/cm3,属全省之最,人称“负离子圣地”。

景区内已规划建设了石坑崆游览区、太平洞瑶寨、秤架大河谷、天泉瀑布、天泉高山温泉和第一峰漂流等六大游览区和体验区,景景相宜,相映成趣,美伦美奂,如诗如画。并建有三星级涉外酒店天泉(温泉)度假村,设有大型中餐厅、瑶味阁、会议室、瑶族风情篝火晚会、夜总会、保健桑拿中心和足韵阁,酒店共有西班牙式豪华别墅、瑶家木屋、豪华标准房、普通房200余间,可同时容纳400多人。是广东省内著名的集会议、采风、观光、休闲、回归自然生态于一体的度假旅游圣地。

◆阳山国际四驱车赛场

阳山地处粤西北山区,有“广东屋脊”之称。特殊的地形特点和地域气候,成为海内外车手喜爱和国家认可的一个赛场。2003年已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阳山四驱越野车节暨中港越野争霸赛,吸引了5万多人到现场观摩。2004年第二届中国•阳山四驱越野车节暨2004中国阳山四驱车热带雨林赛由开幕典礼、热带雨林赛、摄影大赛、四驱越野嘉年华和颁奖晚会五大项目组成。赛事共设3条SS赛道。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个四驱车运动俱乐部、120多辆车和近300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中国首届四驱越野车节暨2005年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阳山站)•中国丛林赛于2005年10月3日至8曰在清远市阳山县隆重举行,共吸引了24家俱乐部(车队)的260辆赛车和400多位车手,他们分别参加了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粤能电力”杯(阳山站)和中国阳山丛林越野赛。

第二届中国四驱越野车节暨2006年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阳山站)•中国丛林赛于2006年10月26日至31日在阳山县七拱镇国际赛车场举办。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地区的20个赛车俱乐部近200辆越野车汇集阳山县七拱镇的国际赛车场,一斗车技。

◆北山古寺

北山古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已有460多年,座落于县城北面风光优美的贤令山,依山傍水,四周绿树浓荫,清静幽雅,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也是清远市连阳地区唯一的佛教寺院。

北山古寺,按仿宋风格、十方丛林建筑规划建造,宝相庄严,风格独特,大雄宝殿金碧辉煌、庄严肃穆,罗汉广场气势雄伟,钟鼓楼错落有致。二期工程主要建筑西方极乐世界、藏经阁、莲花池、佛塔等全部落成后,北山古寺将成为广东又一佛教圣地和粤北旅游名胜景区。

◆神笔洞旅游度假区

位于阳城镇岭头塘村委会,距县城约10公里,是阳山县2004年的一大招商引资成果,将按3A级以上的标准建设成为一个集旅游观光、探险览胜、饮食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生态旅游胜地,重点开发全省乃至全国罕见的地下河漂流。其中首期工程已于2004年9月上旬动工,计划投资2500万元,主要开发旱洞、地下河漂流景观,建设会所、停车场、道路、牌坊、人造瀑布等配套设施。

◆学发公祠

坐落在阳山七拱大禾岗,属上世纪30年代的华侨建筑。背靠青山,面对河湾,占地约18亩,建筑总面积近万平方米,为前辅后主式平面布局。辅房在主楼前面,为一排砖木结构的平房,作为主楼的拱卫,正门为中堂,旁为侧厅。后面的主楼钢筋混凝土结构,石柱、地砖等配套构件都很讲究,做工精细。楼高4层,楼顶仿城楼式造型,即4楼房顶设计为有护栏的平顶,复在平项之上设置3座宫殿式的楼阁。这种有护栏的楼顶既有眺望的功能,又有防卫的功能;3座阁楼的主要作用是造势,但也兼具纳凉、娱乐、贮存、掩蔽等实用功能。整个建筑群如同一座中西合璧的近代城堡。

在华侨住宅建筑中,其规模之宏大、造型之新奇,不仅粤北无二。全省亦属少见。堪称华侨住宅建筑中的经典作品。

◆韩文公钓鱼台

唐代贞元年间,韩愈任阳山令。办公闲遐之时常和学生区册、区弘一起,在县东三门滩下吟诗作赋,垂钓江边。韩愈作于阳山的文章《送区册序》记载甚详。韩愈离任,北宋开始,韩公在阳山古迹扬名于世,连州刺史林概慕名访查,为韩公读书钓鱼两台作牌记。之后,阳山县令明朝时为纪念韩愈常与友人在此坐矶垂钓建亭,并于矶石上题名刻字。亭为四柱四角,金黄琉璃瓦,并不见出众,但它是建在一块高约2.5米,长4.5米、宽1米的石台之上,顿时气势倍增,别具特色。明代隆庆年间,于亭后建韩文祠,在亭左临塔溪岸边建韩山书院。

历代阳山古迹名胜,韩公钓鱼台必在其中,俗称“钓矶清风”。国家编定旅游名胜人词典有专词条介绍。韩公钓鱼台,是阳山县入选国家编定大词典专有词条之一。

◆韩愈纪念馆

其是为了纪念曾任阳山县令的大文豪韩愈而修建。展厅内挂满了韩愈在阳山留下的手迹石刻及历代文人景韩诗文的拓片。展厅内,有一张珍贵的韩愈全身像的拓片。在阳山韩愈纪念馆内,存有肖炳堃的摩刻附有诗及诗序,诗及诗序富有激情,读后让人叹为观止。

◆杜步大桥

座落在县城以南20多公里的新107国道杜步乡路段,它横跨两座山峰,长832米,由52根圆柱撑托而起,每根柱墩地面高70多米,打入地下还有30多米,1997年建成通车时是我国最高的墩柱式公路高架桥,也是亚洲最高公路旱桥。

杜步大桥与周围柔美的田园山色相映衬,更显苍劲雄壮,是值得游客停车驰足一看的人造彩虹。

◆阳山玉龙宫

玉龙宫位于阳山县小江镇黎洞村,距县城约十公里,是粤北新开发的一处洞庭旅游地。

玉龙宫洞分数层,洞中有洞,洞中有水,回旋曲折,有三小洞府8个,游程1280米。此洞经过漫长的发育期,奇景荟萃,石钟乳造型奇特,如石笋、石柱、石盾、石幔,千姿百态,置身于内,如游仙境,令人流连忘返。相传此洞原是南海龙王三太子偕其妻子的栖身之所,玉龙夫妇初至阳山时曾历尽艰辛,幸得当地村民李氏夫妇相救,为了答谢此恩情,玉龙夫妇曾经只领李氏夫妇游览此洞,并授以耕作与工艺决窍,阳山从此五谷丰登。玉龙宫洞内更是有不少民问传说,每一个景点都有一个故事,那哀怨缠绵、怪异奇特的传奇故事以及天造地设的奇景更为玉龙宫增添不少神秘色彩。

玉龙宫总面积约2200平方米,游览路程1280米。洞分数层,层层相连,由“宝莲”,“八仙”、“玉龙宝库”、“王母娘娘圣殿”和”世外桃源”五个分洞组成。洞中奇景荟萃,气象万千,其可谓一处洞府,一个天地。

◆森林温泉

位于阳山县石螺镇境内,旧107国道(现改为省道114线)右边.即位于阳山县城西北方向约22公里处。水陆交通十分方便。此处又是广州——英德西峰走廊——阳山小桂林——湟川三峡——连南瑶寨风情及连州地下河旅游热线必经之地。广州、佛山、南澳、番禺只用两个小时车程便可到达,清远市仅一个半小时,连州、连南仅距40多公里,离县城20多公里,旅游、度假娱乐十分方便。此地具典型的南方山地气候,地形绝对高差达460余米,故称湟川山峡,山青水秀、风景秀丽,即使是在盛夏也不会太热,到晚上清风习习,凉爽宜人,是避暑、疗养、度假、旅游的理想胜地。森林温泉集旅游、饮食、娱乐为一体,设有林中温泉,河边温泉、宾馆、别墅、并配有卡拉0 K、酒吧、水上乐园等娱乐设施,还拥有供开会用的会议厅。

◆水口“小桂林“

位于距阳山县城东南面约12公里的水口镇青莲镇一带。连江来到这里转了个九十度的大弯,在这蜿蜒曲折的玉带里,两岸山峰起伏,明显姿委;峭壁上钟乳石形态万千;间中是翠绿的田园、古旧的民居,构成一幅淡雅清秀的山水画卷。著名书画家关山月曾到此漫游采风,将水口一带称为“小桂林”,珠江电影制片厂也多次在此拍摄外景。

◆贤令山

又名“牧民山”,位于城郊东北1公里处,这是阳山县人文景观旅游区。韩愈一生多次被贬,第一次被贬谪阳山当县令。虽然他在阳山当县令的时间不长,但影响深远。《新唐书》说他在阳山“有爱在民”:一是把中原文化带到阳山,促进了当地人的知识开化;一是把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带到此地,改变了阳山以狩猎为主的生活方式,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贤令山,就因韩愈是“贤令”而得名。

此山自然风光十分美丽,峰峦起伏,曲径洄环,潺溪纵流,鱼跃于渊,松涛敝日,雀鸟喧天,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自唐以来,名贤留题于丹崖翠壁间,使韩文公读书台、游息洞、朝阳洞、打字崖等千古陈迹成为当今名胜。那神奇的朝阳洞、蜿蜒的一线天、欢腾的水帘洞,乃是天造地设,令人神往。明代建筑的北山古寺,清静幽雅,树术葱茏,寺藏碑刻,件件珠玑。20世纪70年代修建的烈士陵园庄严肃穆,园中草木葱茏、鲜花似锦,更为贤令山添色增辉。

◆贤令山摩崖石刻

位于阳山县阳城镇北一公里的贤令山。贤令山原名牧民山,唐贞元十九年(803年),韩愈由监察御史贬为阳山县令,任内勤政爱民,后人为纪念他,改牧民山为贤令山。贤令山摩崖石刻分布在打字岩、千岩表、读书台、游息洞、朝阳洞等景点,有唐至清代石刻36题,其中尤以打字岩的石刻最为珍贵。打字岩高约7米,宽约13米,上有韩愈“鸢飞鱼跃’’草书题刻,每字长0.50米、宽0.40米,笔力遒劲;另有宋绍熙元年(1190年)阳山令张本中的楷书《皇宋圣传颂诗并序》,刻面宽4米、高3米,全文28行,每行两字至18字不等,共396字,每字长 0.13米、宽0.1 0米,古劲遒秀,是广东杰出的宋刻。还有著名的韩愈手书‘‘千岩表”、《远览诗》,宋米芾“且看山斋"题刻,以及清代书法家符翕的手迹、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连州知州曹镐等刻的帏文公半身石刻像碑等。因时代久远,风化严重,尤其读书台的石刻,因靠近公路,又长期积水,使唐至清代的24题石刻中有13题长期被泥水浸蚀,部分铭文剥落不清。

1962年7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阳山鱼水旅游风景区

位于阳山县城南郊10公里,清连一级公路杜步大桥侧。风景区交通十分便利,上游紧连107国道清连一级公路,是珠江三角洲的旅游团及外宾、港澳台同胞到连阳市、县旅游的必经之地。景区沿河及公路两旁奇峰林立、碧波涟漪,素有“广东漓江”之称。1984年被评为第四届全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乡音》的外景拍摄基地。该风景区不仅风光秀丽,景色怡人,而且历史悠久,民间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更为它增添奇异的色彩。

景区首期设有竹筏漂游、竹林烧烤场、乡土风情餐厅,第二期将开发原始、传统的客家农庄、木屋别墅;帐篷露营;会议室;国际标准高尔夫球练习场;网球场;沙滩排球场;羽毛球场;攀岩;露天吧;垂钓;农家乐等项目。
  • 0
  • 3
  • 加收藏
  • 粤ICP备14018191号© 2020 清远休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