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先 登录 注册
稻草仙子  楼主
发表于 2011年1月26日 20:21   来自PC

最新《时代》封面《虎妈的真实故事》
华裔母亲蔡美儿
蔡美儿(中)与她的两个女儿
一位耶鲁大学华裔女教授蔡美儿,投书《华尔街日报》,详列自己管教两个女儿的“十大不准”规定,在美国社会激起震荡,各大媒体都进行了报道和讨 论,引发“中美妈妈论战”。有人认同东方式儿童教育,并引申到中美两国近年来实力的变化中,不过也有人认为对儿童来讲,这种教育“太恐怖了”。
  1 不准夜不归宿
  2 不准参加学校的小组娱乐活动
  3 不准参加校园演出
  4 不准抱怨没有参加校园演出
  5 不准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
  6 不准擅自选择课外活动
  7 不准有科目低于A
  8 除了体育与话剧外,其他科目不准拿不到第一
  9 不准练习钢琴及小提琴以外的乐器
  10 不准不练习钢琴及小提琴
  1962年出生的蔡美儿,是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她出生在美国,父亲是从菲律宾移民美国的华人。蔡美儿8日在《华尔街日报》发表“中国母亲何以更优越”一文,表示“中国父母可以命令孩子功课全部拿A,西方父母只能要求孩子尽力”,在美国引发震荡。
  这篇文章摘自蔡美儿11日出版的新书《虎妈的战歌》。她在这本著作中描述了包括自己在内的中国母亲的教育之道,解读“中国妈妈”为何会成为“悍母”的代名词。
  蔡美儿说,很多美国人对中国家长的教育模式感到好奇,想知道他们如何培养出那些能在很小的年纪就解出世界级数学难题,或是用钢琴弹奏高难度乐曲的“神童”。
  “中国妈妈”的最重要元素,就是她们不像美国家长那样将孩子想得无比“脆弱”、永远用支持和赞誉的口吻训子。中国母亲们认为子女天生就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因此常常用斥责甚至威胁的方式对他们施压。
  蔡美儿在文中指出中国父母得以“成功”的三大特质:不理会孩子的自尊心;认定孩子必须孝顺父母;坚信小孩子不懂事,需要父母指引。文中说,中国父母可能做出西方人无法想像的事情。她表示,虽然自己的两个女儿是美国人,但她一直秉承着“中国妈妈”的教育方式对待她们。
  蔡美儿写道:“中国父母要求孩子拿满分,因为他们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到。”所谓的平庸或失败并不存在,除非孩子是故意的。
  她对自己的两个女儿露易莎和苏菲亚列出“十不准”,但她们真的做到了这些“苛求”,苏菲亚还成功于2007年在纽约卡内基中心登台表演,让蔡美儿非常自豪。
  蔡美儿11日接受《时代》杂志专访,称她写这本书的动机是想告诉人们如何当好父母。蔡美儿说,她的父母对待她极为严厉,同时对她又极为疼爱。她崇敬自己的父母,觉得各方面对父母都有亏欠。她想照父母的方式养育自己的孩子。
  蔡美儿说,目前主导或盛行的西方做法是,对孩子的宽容超过了对孩子的教育,这种做法是从60年前开始流行的。
  西方家长把追求激情的想法浪漫化了,是给孩子们选择。如果你让一个10岁大的孩子选择追求他或她的热情,那么就会变成在Facebook上玩6个小时。相比之下,她不认为拉小提琴或做功课是非常重要的。
  她的文章写出来后,先拿给家里人和中国及韩国朋友看。大家都觉得挺有意思的,并且深有同感,但他们都表示,“你当然不能出版它,你会遇到很多麻烦的。”
  不过蔡美儿认为,数百万家长都用这种方式来教育子女,不仅仅是中国人。这是一个真正的移民事情。所以明知道会引起强烈争论,还是决心公开发表。
 
  这篇文章很快就成为《华尔街日报》网站的大热门,截至昨晚已吸引3300多篇评论,还有8万多人把它转载到Facebook。《时代》杂志11日对蔡美儿进行了专访,《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美国主流媒体都参与了这场争论。
  《赫芬顿邮报》评论说,中国父母总是相信他们知道“什么对孩子是最好的”,他们会用自己的决定盖过孩子自身的需求和想法。这也是一种“爱的表现形式”。当然,“中国妈妈”的教育模式并不是所有中国母亲的通性,也不意味着美国母亲就不会这样做。
  美国媒体认为,如果家长的目标是让孩子成为做事效率高的成功人士,那么中国的母亲们无疑比多数美国妈妈更胜一筹。但如果将成功简单地定义为“高 分”、“获奖”,那么教育出来的孩子肯定是“疲惫不堪的”、“能力低下的”、“不健康”的儿童。也有媒体认为如果美国妈妈们继续纵容懒惰、毫无自律却总是 期待被赞誉的下一代,将使中国的下一代在全球竞争中击败美国。
  在网络评论中,虽然有很多人不认同蔡美儿的教育观点,不过在投票中却有59.6%的网友认同严厉的东方教育。许多人认为中西教养方式不必对立,父母大可集两者之优点。
  而蔡美儿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其实最好的教育是在中国和美国式教育方式上取得平衡。
 
  蔡美儿的文章几乎在全部美国华人网站上得到热议。北美华人网友在转载时,给标题加了“震惊”字样。许多华裔母亲也表示“震惊和难以置信”。一位华人网友写到:“看了半天没明白作者是在反讽,还是在论证她的标题”。
  一位华人说,犹太母亲与中国母亲一样,对孩子期望很高,也一样注重功课,不过犹太社会至少接受心理治疗。接受心理治疗就像失败一样,被许多华人视为见不得人的弱点,经常导致不幸后果。
  一位美国大学教授说,经常有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给他当助教,但这么多年来只有一个人在英语水平和科学背景方面达到要求。这些中国留学生充斥在 美国大学的研究生院中,但能达到他的要求的人非常少,因此谈不上成功。由此看来,也许只有生活在美国的中国人才适用蔡美儿的教育方法。
  也有网友表示理解,一位网友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她那几条我想过,但一条都没能做到,汗颜。”另一网友也指出,“认同作者,对子女的自尊心来说,父母最大的失败就是让他们放弃;因为没什么比在你失去信念的时候坚持成功更能建立自信”。

共6条回帖只看楼主
硕鼠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1年1月26日 21:19   来自PC
很有意思,西方学习东方,东方也在学习西方``
林风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1年1月26日 21:53   来自PC
这妈真牛哦,
布衣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1年1月26日 22:23   来自PC
面粉可以做出馒头 面包,也可以做成饺子.

现今多元化的社会不应该把中美的教育对立起来吧.

我爱饺子,我错了么?
布衣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1年1月26日 22:24   来自PC
面粉可以做出馒头 面包,也可以做成饺子.

现今多元化的社会不应该把中美的教育对立起来吧.

我爱饺子,我错了么?
子俊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1年1月27日 01:28   来自PC
做她的女儿真可怜
pblw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1年1月27日 01:37   来自PC
本帖最后由 pblw 于 2011-1-27 02:04 编辑

除了第一條之外,其他的實在不敢苟同!(近乎虐待)

孩子要因材施教,把這十大規條放在其他孩子身上,

未見得一定會成功吧!
  • 0
  • 6
  • 加收藏
  • 粤ICP备14018191号© 2020 清远休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