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山穿越记2012-3-24
2012-3-24,我和老k,西文,教授,又一峰去了一趟大东山。大东山在清远连州市境内。这次原计划从西江石场到石笋山,杀牛坪,岩坑山,到潘家洞水库结束。不过人算不如天算,走到杀牛坪后迷路遇阻,半路下撤,平安归来。
人大家都认识吧。不过还是介绍下,流程嘛。
又一峰
又一峰,是第一次这样出来玩。在刚开始急升那段路,特别的不适应。不过在后面的路程里,越走越快,看不到身影。在一个岔路处,猛地喊没有回应。我们仔细看地上的脚印,来追寻他地足迹。又是一个活生生自我超越的例子。同时又一峰也是个色友。这次连三脚架都带过来了。只可惜路程太累,影响发挥。有点遗憾。
老k
老k,是我第一次上船底顶的老朋友。这次计划也是老k筹划组织。大东山,老k可是第三次过来了。这次见到老K,还是老样子。安静、平实,带点沧桑感。上船归来后,又独自一个人去了武功山,听说还一个人再一次上船底顶。我欣赏这种特立独行的人。敢于去体验一个人在路上的那种孤独。我曾经也想这样走一回,但每次都未能成行。心底里我是害怕这感觉的。尽管很多时候我不承认。
教授
教授,又叫清远山林。清远户外鼻祖级的人物,是个狂热的户外爱好者。清远及附近大大小小的山都去遍了。大东山已是五进宫。教授盛名在外,早有耳闻,不过这次还是第一次睹其英姿。白色太阳帽,黑色的眼镜,亲切的面孔,憨憨的笑容,就像邻家的大叔。在下山的路上,我看着西文新包,跟西文聊起登山包,说背负系统在户外活动的重要性。不过我俩望着教授的背包,薄薄腰带,背起来摇摇晃晃特费劲。我俩慨叹:这就是实力啊,什么背负都是浮云啊。
西文
西文,也是一起上船的队友。西文上次上船崩溃归来后,几经锻炼,加上新包加身,这次西文背得最重,走得最快。此西文已非彼西文也。西文还是论坛公认的才子。每次出行回来,最想看西文写的游记。记事写人,文字简练,幽默风趣。看完好像故地重游一次似的,是另一种体验。
lyw412
至于我嘛,今年以来,莫名奇妙地忙碌起来,很多琐碎的事情接踵而至,很多无形压力让人烦心。有次准备跟浪儿出去玩,都去到半路了,岂料临时有事无奈撤回,甚感歉意。好不容易等到轻松下来,却又连日阴雨绵绵,一直宅在家。很久没有见到阳光,有些怀念那些走在山野的日子。所以当老k说准备去大东山。那就去吧。
有阳光的生活真好。
我们从连州西江镇石场尽头开始上山。天蒙蒙亮,哈着雾气,得瑟着宿着身子慢慢爬上山。刚开始是条机耕路,很陡,我们走得很慢。教授走在前面,扎好护膝,再把音乐放起来,两条登山杖一划一撑地走上去。又一峰首次出行的缘故,有点不适应,走走停停。不过还好,都慢慢地跟上来。也许因为太累,都无心细看两边的风景。大约2个小时光景,太阳升起来,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风景也变漂亮清晰起来。在经过一片竹林后,老k透过竹林指着前面那座山,平静地说,前面就是石笋山了。石笋山,早闻其名,在论坛上也看过其他驴友照的照片,看着那一幅幅的照片,我惊叹这分美丽。
那大石堆砌起来的山体,显得清秀俊丽,而石中有间以松林,或一片,或一颗点缀其间,感觉幽奇,特别是在悬崖处生长的松树,横向伸出枝条,活生生的一颗颗迎客松。远远望去,形态各异。或似端坐的大佛,或似变形金刚,或似举起来的手。换个角度再看,又似慈母背子,似金鸡鹤立、、、、、、妙趣横生。当真正走近她的时候,我以为大呼:太美了,太美了。这种夸张的表情才足以表达对这份美感赞美。老k、教授多次来过,早已见惯不怪,平静不足为奇。而我却出乎意外地有点怯生生的平静。
话说所有美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每个人对美的体验也是相同的。每个人表现之所以不同,只不过我们的记忆把这种感觉信号放大或缩小。有时候真不知道是被生活欺骗了,还是被自己欺骗了。
站在石笋山前,做梦都想来的地方,此时此刻这么安静,有那么一点点不自在。So beautiful !不知怎的蹦出这样一句,说着竟有那么一点点的快感。相同又不同,就是它了,So beautiful !以致在下面的行程里一直这么说着,西文疑惑看着我:你没事吧?
在石笋山照完相,接着往前走。大约1个小时到杀牛坪,站在杀牛坪前远望,山后面的那座山就是岩坑山,是今晚的计划营地。老k看下时间,预计有点紧,催着大家快走。沿着小路走到山谷,一直沿着小溪向下。教授和老k觉得不对路,我们越来越偏离目的地坐标。返回找找又没有发现岔路。我望着巍巍的大山,茂密的树林,感觉有些累。老k和教授交流下,坚定地说:直上吧。对,直上吧。生活有时候就需要这样的豪气。这让我想起浪儿,这种刺激一直是浪儿的最爱。
于是老k和教授在前开路,我和西文殿后。越过小溪,爬山断崖,拨开竹子,一步一步向上走。在这样山林里穿梭,有点丛林行军的刺激感。老k走一段后,换我在前面。我一个劲往前冲,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和朋友一起玩耍的事情来,但没有那种忘我的快乐。看着前面有点阴阴的路,没有一点声音,我有点胆怯。沿着一条小路往前走,也不知道是对是错,我不敢走太快,每每走远后等他们跟上再往前。直走到这条路尽头,才发现前面是一条山谷,岩坑山在山的对面,我们意识到:走错路了。此时已近5点,教授、老k心有不甘,不过出于安全考虑,无奈决定原路返回,准备下撤。
此时此刻,我环顾周围,蜜蜜的山林找不到出路,前路不知在何方,凉凉的晚风,越发感到累。我走在西文的后面,细声对西文说:我怕了。西文笑了,有什么可怕的,大不了在这过夜了。说是这样说,我却无法释然。
是的,我恐惧了。那是种最原始的恐惧,这种力量让我敬畏。
我喜欢这种穿越的运动。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感受到每向前迈一步,就接近目标一步,这种不断触摸梦想的过程是那么真实、迷人。有人对一座山如此迷恋,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到来,朝拜。或许因为这个地方记录着很多美丽的记忆,让你忍不住去翻看,去怀念,去重温。
生活中应该有这样的一座山。她高大厚重,风光秀丽,让人膜拜,想去探索,想去攀登;她又千沟万壑,险峻幽深,让人无法一步登天,必须用双脚去丈量,用心感受其中艰辛;她让你登上顶峰后,发现山外有山,不狂妄自大,而心生敬畏。
这 或许是其中一个大家爱山的理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