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好多妖精早就抓住唐僧了,
只是为了让自己的母亲吃,老婆吃,而耽误了时辰让悟空救了去,
这样爱母亲,爱妻子,有情有义的妖精啊!!

怨念啊,为虾米神通广大的妖精哥哥不把自己变得英俊潇洒玉树临风呢?那岂不是完美了....
还有既然是妖精,为什么就一定长的很丑呢?
一直认为妖精应该是长的很妖的,妖的我心里砰砰直跳的那种(摘自周星星)
特别是狐狸精,男的妖帅,女的妖艳~~~~~~~~哈哈.....
神通广大的妖精哥哥不把自己变得英俊潇洒玉树临风呢?那岂不是完美了....
初看《西游记》,那年我正好十岁。那时候的我,对父母是即依赖又害怕,就像孙悟空对观音即依赖又害怕一样,就认为观音是孙悟空他妈,当然并不是非得她生的不可,观音制造的也成--想那观音神通广大,找块石头,吹口仙气,那石头就变成孙悟空了。这些小孩子的想法,拿出来以博一笑。后来长大了,又觉得孙悟空如此英雄,又怎么会没有美女来爱他,即使是好色的妖精女王之类的,只都只会找上唐僧那个脓包,这也不可理解。《大话西游》硬扯了一个叫紫霞的陌生人进来,因不忠于原著,未免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翻遍原书,才发现观音对孙悟空很有情谊,虽不甚明显,但以她菩萨正果的身份,对孙悟空如此偏爱,却怎么也说不过去了。反观孙悟空,从无法无天到循规蹈距,虽有诸多因素,但观音的“领路人”的作用,可谓大矣,以“英雄难过美人关推之”,倒也合情合理。
《西游记》中,完全是把观音当做美女来描写的。什么“乌云巧迭盘龙髻,绣带轻飘彩凤翔”,“眉似小月,眼似双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另按民间习俗,观音负有“送子”之责,有点类似于西方的“爱神”,清初大美人陈圆圆就有“四面观音”的称谓。而西天诸佛中,道性高,佛性强的人不少,为何却偏要观音这个美女来引渡真经,作者吴承恩看来有那么一点意淫成份,只不过格于礼教,下笔就打了折扣,然笔之所书,情之所寄,难免就留下点蛛丝马迹,让我揣摸测不已。
话说观音与孙悟空初会,是在孙悟空大闹蟋桃会之后,正得意忘形与天庭对抗之时。观音初不以为意,遗座下弟子木叉出战,败回,在众神面前很失面子。女人嘛,若是对男人有了同情之心,怜悯之意,绝不可能产生什么爱情,须是佩服方可。观音有此一败,正是爱的起点。观音所保举的二郎神,却是一位风流种子,同样也是一位个性青年。这二郎神是玉帝妹子思凡下嫁人间一杨姓男子爱情结晶,斧劈桃山救母的那位仁兄,(原著所述,与〈宝莲灯〉有出入)对皇帝老儿也是不买帐的。观音说他:“听调不听宣”,意思就是:“看在好歹是亲戚的份上,我可以帮玉帝老儿的忙,可要我在他手下当差,门都没有。”想到天宫诸神,连玉帝老儿自已,均一筹莫展,不记得有这么一个神通广大的亲戚,偏要由方外人士观音提出,岂非咄咄怪事?由此观之,观音对悟空由败生情,进而想到天宫的一断风流逸事,再进而想到风流逸事的结果二郎神,倒也符合一般人的思路。
却说这孙悟空与二郎神苦斗,不分胜负。这事关系天庭安危,直接当事人玉帝,王母等都还沉得住去,反倒是观音却稳不住了。无他,心系悟空尔。于是,坐立不安之下,就借了个由头,要一睹美猴王的风采了。
果不其然,那观音道:“贫僧所举二郎神如何?果有神通,已把大圣围困,只是尚未擒拿……”。例位看官,此话明夸二郎,实赞悟空。为何?当时事:众天丁布罗网围住四角,李天王与那吒,擎照妖镜立在空中,直接做战人员有二郎,梅山六兄弟和一只狗,如此以众凌寡,也只是打个平手,就算二郎有神通,又能比孙悟空如何?观音口中也称悟空也由“猴精”变为“大圣”,而二郎号称“小圣”,岂不是就把二郎比下去了?这时又有人要问:“即然观音如此看得起悟空,为何却要抛扬柳净瓶去打悟空呢。盖观音与悟空初会,只是略有心意,尚未明朗。那观音突然间心生情愫,违反佛规佛纪,脑中恍惚,往往自欺以求心安,还要硬着心肠做出点事情出来让大家看看,此所谓野蛮女友的心态。观音想抛杨柳净瓶之时,未尝不在心里念叨“这死猴子该死”之类的狠话。只是那太上老君,不甚识趣,硬要抢功,让观音姐姐空费了一番心思。
这考验男女爱情,其事莫过于生死。待孙悟空被擒,生死系于一线,后又逃出丹炉,及至如来至,压孙悟空于五形山下,其间连观音的影子也见不到。观音到底是何心理,虽不能直接得之,但从以后观音对孙悟空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就可知其自责心理过重。等有机会救出孙悟空的时候,那是肯定不能放过的。于是主动请缨担任取经团领导一职,好开后门门孙悟空得正果也。好在这趟差事无甚油水,倒没有人跟她抢。如来所谓:“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只能骗骗那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去边缰锻炼,哪能入这些佛门老油条的法眼。
观音收沙悟净,猪八戒,小白龙,都是巧遇,唯独对孙悟空,却是特地留的编制空额。五百年后,两人再相会,这一段写得精采万分。首先木叉问及,山下压的是谁,观音说是“齐天大圣”,并没有把他当妖精看,比对沙,猪,白三人客气多了。观音随后赋诗一首,可见观音对悟空的关爱。
西游里的可爱妖精
央视拍的西游,经过多年的洗刷历炼,已经成为一部经典, 每年的暑寒假,几乎每个电视台都会全部播放。以前看的时候, 只注意着孙悟空和他师父四人, 后来看得多了, 竟慢慢发现, 其实西行路上的大部分妖精都是相当可爱的,比起他们来, 孙悟空猪八戒是属于那里面最狡猾的了。
我向来对妖精无恶念, 他们一般都是美丽会法术的。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做什么坏事。妖,人,仙这三界其实是人定的, 再说若真是真的, 妖还可修成人修成仙,人还可成仙,仙还可成人呢。所以不会因为是妖, 在心理上就首先对他们生了恶感。再说, 西游里的妖, 他们除了沿途巴望着吃到唐僧肉以外, 也不会做什么为非做歹的事。吃唐僧也不算过分, 他们是妖, 唐僧是人, 妖吃人就好像人吃动物植物一样, 不是一类的, 吃吃就不为过了。妖要修成仙, 要几百上千年才能成仙长生不老, 而吃了唐僧肉就可, 这当然是捷径, 哪有不去追寻之理, 且他们也不会像现在的劫匪, 为了得到一样东西,许久之前就开始策划,千里跟踪之类的, 他们只是等唐僧走到他们山头,扣了他们山门才有了这种想法, 也真是老实得可爱。一部西游从头看到尾, 发现所有的妖精都傻得可爱, 每次好不容易抓了唐僧, 一定要捆绑起来, 放在仓库里放几天, 这样等那脾气燥本事大的猴子过来, 一阵好斗, 力有所不及, 又被他救了去。就是有的妖精本事大, 把孙悟空打败了, 也要回来先乐呵呵的喝杯空酒,思量一番,也还是不吃唐僧肉,等那败了的猴子从天庭找了救兵来, 真个救了去, 长生不老就真个成了梦幻了, 傻得错失良机。每次看到这, 都只不住扼腕叹惜, 我要是那些妖精, 捉了唐僧没进山门就立马先咬一口, 既使活的, 风尘仆仆的浑身汗味,也顾不得了, 长生不老啊, 先吃下肚是要事。就是把他师傅吃了, 过会那猴头寻来,反正我已长生不老, 还怕被他一棒打死不成。所以说, 如果不是吴承恩自已写的时候, 疏忽了这个常理逻辑, 就是这些妖精太笨, 每次费九牛二虎之力弄了来, 到最后又都让煮熟的鸭子给飞了,还闹了个山门被毁, 小妖精死伤惨重, 自已被打死或打出原形, 被主子保了去。
西游里的妖精, 第二点可爱是他们特痴心。首先不解为什么人间的美女他们也喜欢, 反正男女妖跟人间男女的品味差不多, 见到漂亮的妞就要掳了去做压褰夫人。但是MM们害怕, 誓死不从, 无论他怎样的小心侍候,软语温存也不管用,也不强逼就范, 依旧几年如一日地对那些人间女子好,言听计从。记得西游里有好几次, 孙悟空打不过了, 他就变成妖精的美貌夫人,对妖精巧笑媚笑, 哄他把宝贝拿出来。那妖精一看老婆突然态度大改变, 心花怒放, 赶紧把宝贝拿出来了。像骗取紫金铃铛,收服九头虫怪,都用了美人美男计。唐僧西行一路上可谓艳福叵深, 不管是人是妖,对他都一见钟情。许多女妖精, 见了他的丰神俊貌,想吃他的心立马就没了, 只想着两个人相怜相爱, 白头到老。比如玉免精,老鼠精, 蝎子精,蜘蛛精等等。所以说,那些妖精都是痴心多情的。尘世上的好多人, 为了高官厚禄抛弃妻子的那些人, 真是连妖都不如呢。
妖精还都讲情义,孝顺。你像红孩儿捉了唐僧,立马吩咐小的们去请他老爸牛魔大王来一起共享, 被猴子逮着机会, 扮了去, 哄他老爸老爸地叫了许多声。在后面, 里面也是有妖精捉了唐僧, 叫小的们去请老奶奶来吃长生不老肉, 孙悟空在半途劫住,自已变成九尾狐狸的老妖婆,被小妖们抬进洞里, 享尽尊宠,直到猪八戒看了他那没变好的尾巴,才露陷。
此外,西游里的妖精都还跟个小孩一样特真诚特单纯。孙猴子一路上狡猾透顶, 一会扮成道士去骗紫金葫芦,一会用假葫芦换了真葫芦,又用真葫芦收了银角大王,记得里面有一节,孙悟空说;“你叫我,我应了, 我叫你你敢应么?”之前,他连叫孙悟空三声那葫芦都没反应, 要是个稍微有社会经验的人也知道,这葫芦肯定有问题,孙悟空叫我的时候肯定不能应, 应该早点跑回洞里去, 他却还傻站在那里, 孙猴叫他一声, 他嗯的一下,立马被收了去。呵呵,妖精们社样大概是妖界没有人类那么多的尔虞我诈, 所以才心眼实在,快没命了还要守信约。纵观整部西游记, 每次降妖, 孙悟空都要用许多坑蒙拐骗技术,才得以收妖成功。其实,孙悟空不是仙,也不是妖,他更像一个人, 一个精明的人。有一次跟朋友说起西游,他也有同感,他说要是他们都在现代, 孙悟空有事,脾气大, 会变成一个自有英雄主义强的超级卫士,猪八戒能吃会说,至少是个中层干部,那些妖精,既使有本事,跟过来当劫匪也会因为缺心眼首次就会被全部抓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