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第一次驱车前往新丰县,140多公里的路程,花了将近三小时才到达。到了荥阳书院和雁塔。</P>
<P> </P>
<P><FONT size=5>荥阳书院</FONT></P>
<P>潘氏迁入广东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广东潘氏荥阳书院旧址位于广州市小马站流水井,由清代明通进士、曾任太子皇孙督教、新丰县沙田镇人潘廷楷于1840年主持创建。该院成立后为弘扬地方历史文化、培养人才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20世纪80年代,该书院被拆除,成为居民大楼。广东潘氏宗亲对兴建新的潘氏荥阳书院十分热心,纷纷捐款捐物大力支持,其中美籍华人、香港中冠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冠华先生捐款100多万元。几年来,共收到各界潘氏宗亲的爱心捐款近200万元。 </P>
<Pass=mtext> 广东潘氏荥阳书院新址位于美丽的新丰江源头云髻山脚下,占地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该书院设计美观大方,既有古色古香的品位,又充满现代气息。整个书院2层,建起文化室、博物馆、声乐馆等。</P>
<Pass=mtext> </P>
<Pass=mtext><FONT size=5>雁塔</FONT></P>
<Pass=mtext>清 新丰 雁塔 又名文峰塔,位于新丰县城东郊双角村背老围山。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为平面六角形,外观七级,楼阁式砖塔,高33.2米。底层边长3.6米,壁厚1.57米,六面辟门,其中3门通本层塔心室,3门内砌梯级上二层塔心室;西面门额题刻“文光射斗”四字,两旁对联是:“雁塔呈祥昭日月,龙门瑞启震风雷。”二至七层则每层二面有门,余四面为壸门。塔檐砌砖仿瓦件,是雁塔最有特色者。塔梯原为穿心壁绕平座式,盘旋而登顶层,但平座浅窄无栏杆。1986年维修时恢复木楼板,增加塔膛内木楼梯。 1984年新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P>
<Pass=mtext> </P>
<Pass=mtext>行车路线</P>
<Pass=mtext>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