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先 登录 注册
nbaqyqm  楼主
发表于 2009年7月26日 04:36   来自PC

我是一个准备加入骑行天地的新手,我在看骑行天地网里的车子都是前避震,没有后避震的,相信一定有原因,为免买错车子.请各位车友多多指教,谢谢啦.

共18条回帖只看楼主
硕鼠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7月26日 06:54   来自PC
原帖由 nbaqyqm 于 2009-7-26 04:36 发表

我是一个准备加入骑行天地的新手,我在看骑行天地网里的车子都是前避震,没有后避震的,相信一定有原因,为免买错车子.请各位车友多多指教,谢谢啦.


看你喜欢玩什么类型的车,下面转摘一些,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行车````

XC--Cross Country:普通越野车(通常为越野车)

说明:有些弹跳,相对较小的冲击 功能重点:50%下坡,50%爬坡

XC Racing : 竞赛越野

说明:包含长坡的有骑乘技巧难度的竞赛路道, 功能重点:30%下坡,70%爬坡, 英文里也有称为:Aggressive X

DS--Dual Slalom :速降对抗赛车 (也有译为:回转双人对抗赛)

说明:也有成为飞包车,和近来流行的街攀车比较相似,都是前软叉,硬车架,只是在结构有细微变化,另外轮胎等细节部分作了更适合街道的改进

DH--Down Hill:速降车

说明:刻意挑战、俯冲速度、高度落差及强烈冲击的下坡赛道,踩踏功能完全是陪衬, 功能重点:100%下坡,0%上坡, 英文分类里也成为:COMP.DH或Extreme

FR - Free Ride:自由骑

说明:

针对 崎岖不平的自由骑地形,进阶级林道,持续遭遇跳跃及相对程度冲击的激烈模式,功能重点:60%下坡,40%爬坡。英文分类也有称为:Enduro

Dirt Jumping:(暂时不确定中文名称)

说明:极具技巧及技术要求的路线,包含大量的垂直落地及飞跃。 功能重点:90%下坡,10%爬坡, 英文分类也有称为:Freeride 或Tech

FS--Full Suspension:全减震越野车 (笼统称呼)

场地骑行又包括泥地和硬地两类。

其中泥地包括:DS(Dual slalom),4X,DJ(Dirt jump)。

DS(Dual slalom),一般在天然的下坡路线上,进行修整和改造,成为DS赛道。分为两道,由两人同时出发比赛。赛道一般全下坡,以弯道为主,无大落差地形。对车的坚固程度要求较高,兼顾轻量化,硬尾,软尾都有。避震行程130MM左右。

4X,场地类似越野摩托场地,有上,下坡,小抛台,多人同时出发,不分赛道。硬尾为主,对车的要求类似DS,但要求更轻,可以适当牺牲强度。避震行程130MM左右。

DJ (Dirt jump),也就是土坡腾越了,表演性的玩法,对车的要求类似DS,硬尾,对头管强度要求高。避震行程100MM左右

硬地包括:Urban,Bike park。

Urban,就是街式,以城市为舞台的表演性玩法,对车的要求类似DS,硬尾为主,避震行程100MM左右。

Bike park,自行车极限公园,有各种U台,练技巧的好地方,表演性玩法,对车的要求类似Urban。

山地自行车

如果是越野用 就叫做Xc 都是100~130mm的前避震 通常配合硬车架 也可以根据选手自己的习惯选用带有一些避震的车架 但是通常选手们问了追求极致的轻重量,硬车架更容易满足需求 因为全硬车架可以采用全碳纤维的材质如果做成避震的 通常就只能采用半碳半铝的车架了 碳纤维如果把后边逼真部分的扭转强度做的和金属的一样了 重量就没有任何优势了 而且会非常非常的贵,

由于冲击力有限 选手的腿也能起到足够的避震作用 用硬插的就更多了!

如果是速降用 就叫做Dh 都是150~180mm的前避震 配合带相应避震行程的后车架 因为这样的车子几乎 100%是下坡并且冲击力非常的大,对重量并不是很敏感 但是对于强度 和 安全 必须有极高的要求,否则对选手的生命是不负责任的。基本上DH的车架都是用铝合金或者钛合金的 也有部分应用的航空级铝镁合金 但是没有碳纤维的。
yuya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7月26日 08:38   来自PC
我觉得像我们这样休闲的骑法,车子已经很够用了,没有必要用后避震的车车。
徐堵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7月26日 11:08   来自PC
贵呀单是条FOX后避就要三千
simon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7月26日 13:22   来自PC
想舒服些的,就用全避震车吧!(有能力,有心者不妨买台好些的车)

首要就是为自己定位(LS有位同好已经转出了一个贴子,不错,可以参考一下。但这篇文的作者也有几处表示不正确的地方)。

(定位:你对自行车的定性是什么;买车的目标是什么;日后所骑行的路段是怎么样的;你自己的年龄;你的个人风格等)

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

车架是一部车的灵魂所在。

我从小就喜爱自行车,拥有一部优越的自行车,一直是我的希望。

但对于我这样一个收入较低的工薪阶层来说,一次到位也是不可能的!

以我目前的状态与将来的预见,我给自己定位于XC。

品牌原厂车,一来不是那么合自己的心意,再者看上的那些又过于昂贵;差些的--我又不想要。所以我就选择了一个值得去升级的,有潜力的车架(就是我现在正在使用的GT硬架)自己来组装。--软架,我也想用,只不过资金还不到位。

接着就是围绕着车架,去选购其他零件--前叉;变速;轮组等等

还好由于身边不少比较发烧的车友,所以我也有了可以选择更高性价比的车件的机会!

经过折腾,车子出来了,骑得也很开心。

有钱了,就换一些更好的车件,来让自己骑得更舒服些。:)
叹息的流水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7月26日 18:18   来自PC
原帖由 徐堵 于 2009-7-26 11:08 发表

贵呀单是条FOX后避就要三千


堵哥,别吓他啦,FOXPR23才2000多,就是软尾的太贵,所以少人买,美利达的最便宜整车都要9000多,捷安特的一个架有FOX后避也要7000许。这么贵的架其它零件也不能太对不起它吧,装起来一般都要12000许了,要是你只有1W许,那就别装了,买辆美利达的整车吧,就是之前A董发过那辆全地形500D。我在黄坑见过辆美利达的软尾,就架子起码要1W多以上。
圆又芳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7月26日 19:48   来自PC
要运动就要放弃舒适,因两者是矛盾的,前叉的作用主要是令到前轮更贴合路面,避免失控,而不是为了舒适的。
adminaco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7月26日 22:43   来自PC
之所以选择单避震山地车,理由有以下几点(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1、硬尾车架(无后避震)便宜。一般来说,选择2、3千元左右的硬尾车架已经相当不错了,基本上达到了中级档次,而采用相同材质和技术的后避震车架,至少不低于7000元的售价。

2、硬尾车架轻量。例如,同样采用HFS(美利达公司液压成型技术)技术的车架,硬尾车架可以轻量至1500克以下(16英寸车架);碳纤硬尾车架一般可以达到1200左右的轻量,甚至有些品牌已经轻至1000克以下。这种轻量,是软尾车架望尘莫及的。

采用同样材质的HFS后避震车架,几乎达到了2300克以上,超重。美利达公司最贵价最顶级的软尾车架——96至尊碳纤技术软尾车架(后避震),单车架售价20000元以上,也足足有1700左右的重量。

3、运动自行车对于软尾车架的后减震技术要求相当高。一般来说,好的后避震要求“需要减震的时候才减震,不需要减震的时候,象硬架。要达到这样的要求,便宜的后避震车架很难胜任。否则,在平坦的道路上减震依然起作用的话,会严重泄掉你的踩踏效率。

4、软尾车架由于更重,因此上坡骑行更加费劲,只有在砂石路下坡的路段,才能够真正发挥软尾车架的优势。而清远车地的车友几乎都是休闲运动骑行,达到这种要求,一般普通的单避震山地车已经完全能够胜任。甚至毫不夸张地说,按我们清远绝大多数车友骑车的习惯,即使采用硬叉硬尾山地车或者公路车、运动折叠车也能够胜任,又何需更高科技、更高价钱、更重的软尾车架呢?

5、由于软尾车架设计更复杂,技术难度更高,理所当然,使用过程中维护也是不太容易的。

6、按照我自己的选择,在50岁以前,基本上不会考虑软尾车架;50岁以后腰板越来越硬,为了一定的舒适性,也许会考虑软尾车架,但整车下来,至少不应该少于3W元的价钱,否则不予考虑。
叹息的流水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7月26日 22:52   来自PC
豹哥说的很好,但我还是很想有台软尾的,就是荷包不争气吖!dd55001
nbaqyqm  楼主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7月27日 09:51   来自PC
豹哥就是豹哥,给出来的意见够专业,谢谢啦:handshake
叹息的流水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7月27日 10:12   来自PC
那你想好了买啥车了吗?豹哥说了50岁后会考虑买软尾哦,就买软尾吧:lol 。买回来让我试试dd53001
HeiHei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7月28日 17:12   来自PC
唔系车贵就一定踩得快既,有水平随便都可以啦;P
小二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7月29日 11:24   来自PC
感觉软尾会费力....(纯熟个人意见,呵呵)
aco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7月29日 11:36   来自PC
LZ,想要买后避震的车,是否属于下山型车手?如果对下山有要求的话,买软尾车是一定要的,但如果骑平路多沙石路少的话,建议买硬架....

本人迟早也会搞个软架来玩...比较享受下山的感觉.
aco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7月29日 11:39   来自PC
叹息的流水,你什么时候买啊?你买软架车时就是我买软车架的时候.

如果有96铝合金版车架,我肯定搞个回来玩玩..如果是其他版本的铝合金软架也不便宜,这样一装...起码3-5W了.前叉又不能忽视,轮子又要高强度...变速起码X9...
叹息的流水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7月29日 22:05   来自PC
要装软尾,变速我也会装X9的,前叉3000多行了,3-5W太贵了吧,和我想的差太远吖,快买了,等我中双色球后:lol
YISON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7月29日 22:48   来自PC
我觉得后避震无咩用,加强了舒适感,但耗力比较大,唔建议第一次就买软尾的!!等到有炉火纯青时再考虑
aco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7月30日 22:28   来自PC

車種名Ninety-Six HFS
1000-D
價格73,500 台币
車架Ninety-Six HFS CF Disc-single
後避震器X-Fusion RC lockout
前叉Manitou R7 Super Air 100 lockout
前變速器Shimano XT 34.9
後變速器Shimano XT Shadow
變速控制桿-前Shimano XT rapidfire
變速控制桿-後Shimano XT rapidfire
煞車握把attached
(前)齒盤曲柄Shimano SLX 44-32-22
五通碗組attached
(後)飛輪Shimano CS-HG61-9 11-34
鍊條Shimano CN-HG73
煞車-前Shimano M575 disc 160
煞車-後Shimano M575 disc 160
車圈or 輪組DT X455 disc
前花鼓Shimano XT centerlock
後花鼓Shimano XT centerlock
外胎-前Maxxis Crossmark 2.1 kevlar
外胎-前Maxxis Crossmark 2.1 kevlar
手把FSA XC 180OS Flat 600
手把豎管FSA OS-XT 6
輔助手把Merida SuperLite
車頭碗BB410 Neck
座墊Prologo Nago
座管FSA SL250 SB25 31.6
腳踏Shimano M520

aco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7月30日 22:47   来自PC
铝合金版本的96啊.....价格估计要20000人民币
  • 0
  • 18
  • 加收藏
  • 粤ICP备14018191号© 2020 清远休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