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可 楼主发表于 2009年8月17日 10:06 来自PC
读了墨脱的《无路可逃的纳木错》,对游客的不良表现,对纳木错的命运,确实感触良多。
游客的素质可以衡量出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高低。一个人只有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长大后他才能具有良好的品质,才能理解环保的重要性。为什么内地人过到香港就不敢随地吐痰扔垃圾,因为那边有钢性的纪律(一律罚款500),有良好的社会监督机制。墨脱和贡布的努力净化了环境,赢得了大家的认可,赢得了善意的微笑,但可以持续多久呢?也许一小时,或一转身,那种环境又马上重现了。这种情况,怪游客吗?不能,因为他接受教育的水平就这样。再说,他乱丢垃圾,也没什么惩罚呀!要对付这种情况,长远还是靠教育。只有让他们明白不能乱丢,他们才能自觉的不乱丢。这起码还要两三代人才能实现。短期的呢?为了纳木错的未来,靠墨脱和贡布或组织志愿者去捡,肯定不是办法。如果在管理上出台一些钢性的东西,让他们不敢犯。效果会如何呢?比如,对乱丢垃圾等有破坏环境行为的游客,一经查实,五年内(或十年、或终身)不得进藏旅游,如何?也许,有人会担心影响进藏旅游人数,但要明白,西藏这种地方,游客量是根本不用担心的。所以,只有从制度上下手,把“怕他犯”变为“让他不敢犯”,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