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治”转变成为真正的“法治”时,楼主就无需杞人忧天了。
呵呵……
长工为地主那败家的儿子哭泣:“呜呜,少爷把老爷家给败了,自己以后就不能给老爷家干活了”
赤诚的朝鲜人民打鸡血般欢呼:“主体主义万岁!金日成将军万岁! 金正日将军万岁!”
典型的斯德哥尔摩症患……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什么时候百姓安居乐业了,那么一切就都好了```
回5楼:
斯德哥尔摩症
斯德哥尔摩效应,又名斯德哥尔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又称为人质情结,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有不少此类案件,被绑架的人质在与绑架者接触以后,反而帮助他,甚至成了绑架者的帮凶,更有甚者竟然产生感情,以身相许。
斯德哥尔摩效应,或称为人质情结,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
一九七三年,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家银行发生械劫案。劫匪冲进银行,警察很快就来到,绑匪劫持了两男一女做人质。警方在银行外荷枪实弹地包围,与银行的绑匪谈判放人。事件僵持了许久,劫匪叫警方先撤走,警察不肯。面有时向外放了两响空枪,全市的人都很紧张。拖了几天,双方谈判有了结果,绑匪把三个人质推出来,循警方指定的一条路逃走。这时警察追了上来,想救人质,也想抓绑匪。但怪事发生了,三个人质却帮绑匪掩护逃亡,大声叫匪徒逃命,其中一个女人质还挺身替匪徒挡枪。
后来绑匪就擒。警方找来心理学家:三个人质为甚么在最后的性命关头都帮匪徒逃命呢?专家深入研究,结论是:人性能承受的恐惧有一条脆弱的底线。当人遇上了一个凶狂的杀手,杀手不讲理,随时要取他的命,人质就会把生命权渐渐付托给这个凶徒。时间拖久了,人质吃一口饭、喝一口水,每一呼吸,他自己都会觉得是恐怖份子对他的宽忍和慈悲。对於绑架自己的暴徒,他的恐惧,会先转化为对他的感激,然后变为一种崇拜,最后人质也下意识地以为凶徒的安全,就是自己的安全。
这种屈服於暴虐的弱点,就叫「斯德哥尔摩精神症候群」。一九七四年,美国报业大王赫斯的千金被美国的「新人民军」绑架,最后自己也穿上了军装,参加抢劫银行,感谢恐怖份子。
据心理学者的研究,情感上会依赖他人且容易受感动的人,若遇到类似的状况,很容易产生斯德哥尔摩症。
斯德哥尔摩症,通常有下列几项特征:
人质必须有真正感到绑匪(加害者)威胁到自己的存活。 在遭挟持过程中,人质必须体认出绑匪(加害者)可能略施小惠的举劝 除了绑匪的单一看法之外,人质必须与所有其他观点隔离(通常得不到外界的讯息)。 人质必须相信,要脱逃是不可能的。 而通常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会经历以下四大历程:
恐惧:因为突如其来的协迫与威吓导致现况改变。 害怕:垄罩在不安的环境中,身心皆受威胁。 同情:和挟持者长期相处体认到对方不得已行为,且并未受到‘直接’伤害。 帮助:给予挟持者无形帮助如配合,不逃脱,安抚等;或有形帮助如协助逃脱,向法官说情,一起逃亡等。
同意9楼意见,所以我们只能去适应社会,总不能让社会来就自己嘛
原帖由 Chaming 于 2009-9-19 12:36 发表 
dd58001 转那年夏天的一句话:我们生活的世界 ,就像一个垃圾场 ,人们就像虫子一样, 在里边你争我抢。。。
此语出自摇滚歌手,曾经的魔岩三杰之一--何勇--的作品《垃圾场》
作詞:何勇
作曲:何勇
我們生活的世界
就像一個垃圾場
人們就像蟲子一樣
在這裡邊你爭我搶
吃的都是良心
拉的全是思想
你能看到
你不知道
你能看到
你不知道
我們生活的世界
就像一個垃圾場
只要你活著
你就不能停止幻想
有人減肥
有人餓死沒糧
餓死沒糧
餓死沒糧
餓死沒糧
有沒有希望
有沒有希望
有沒有希望
有沒有希望
呵呵…
肉兄还是蛮有研究的,
比起"曾经的魔岩三杰之一"
我觉得"北京病人"这个称号更适合他。
只要你活著
你就不能停止幻想
有人減肥
有人餓死沒糧
这句很现实
原帖由 那年夏天 于 2009-9-19 13:29 发表 
呵呵…
肉兄还是蛮有研究的,
比起"曾经的魔岩三杰之一"
我觉得"北京病人"这个称号更适合他。
呵呵...
这称呼也没什么
毕竟,流传何勇“疯了”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