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 楼主发表于 2009年10月26日 10:46 来自PC
(转)
现在社会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个空大的房子里住着孤零零的两个老人和一只小狗,一次次的电话铃响另他们兴奋,可电话里的回答却总是让他们失望,儿女又说最近太忙了不能回家了,周末会让人送来什么东西。老人掩饰不住沉重的寂寞和失落,无人倾诉这就是非常普遍的空巢现象,很多父母十分渴望精神上的抚慰,希望在亲情,温情中安度晚年,子女不在身边,巨大的心理落差引发了空巢症。
空巢老人多有孤独感,并伴有思念无助等复杂的思绪,一些人因此心情郁闷、惆怅、喜欢唠叨、这主要是人到老年脱离了原来的熟悉的工作环境,社会交往减少,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因而逐渐变得清净孤单,当需要儿女相伴时有时他们却不在身边,有时感到无助忧虑很大,产生空虚情绪。
其实父母并不在乎子女的经济供养,老人的生活可以清贫点可以不能忍受对子女长久的思念,老人越老越需要关心和温暖,尤其是对垂暮之年的老人来说,因生理体制,自理能力等方面的原因,更需要人帮助和安慰,在老人生前尽心尽力是绝对好过在老人去世后而后悔没有善待他们。
那么就让我们把更多的心力放在健在的家人身上吧。细节见真情:
做儿女的要体贴,孝敬长辈,不要只光顾着忙自己的事业忽略了老人的所需,离家较近的子女应该常回家看看,不不是要求我们要经常抛开工作,回家与老人相聚而是要求自己呢感多关心老人,多做一些有益于填补空巢老人空虚情绪的事情比如:
固定在周末回家和家长一起吃顿团圆饭,陪老人过节日生日,尤其是不要让老人在节日里孤单寂寞。
安排自己的长辈安排夕阳红活动,旅行,和同龄人在一起会找到他们共同的话题和爱好,老有所乐。
鼓励老人多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交活动,参加舞蹈,绘画,诗词,棋牌等娱乐活动,通过学习来填补空余时间,充实知识,提升自己,同时结实新朋友,拓展自己的社交领域,活到老,学到老。
鼓励长辈种花种草,或饲养小动物,为自己的生活添情趣。
儿女身在异地,尤其要注重精神上善待老人,要经常通过电话和家里的老人进行感情和思想上的交流,也同样可以参照上面的提议,给自己家里的长辈一些新的生活选择。
如果老人有了疾病,千万不可只是往医院一送了事,因为“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在我们还可以抓住亲人的手的时候,我们要尽最大的力量来关心我们的家人使长辈们活着的时候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