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 楼主发表于 2009年10月31日 20:39 来自PC
现代人之间对于感情和婚姻的交流越来越多,大多在未婚时就已经明白了婚姻的部分现实情况,婚姻就像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所以城外的人也犹豫上了,我的真爱肯定是她(他)吗?这有个拾麦穗的理论,面对一望无际的麦田,先拾到的麦穗总认为不够好,所以想要看看后面的,这世界上男男女女如同一片汪洋般浩瀚,你怎么确定手里的这个就是对的。
不是所有婚姻都会有恐惧吧。自己爱的,爱自己的,那肯定是巴不得; 自己爱的,不爱我的,怕!怕会很累; 爱自己的,我不爱的,怕!怕会对不起他 ;我不爱的,不爱我的,怕!因为可能随时结,随时离。基本上就这几种情况吧!看来恐惧的状况可能占大多数,不过还是和相爱程度有关。
虽然我算不上是花心大萝卜,但是我也承认,我对女人的诱惑是缺乏免疫力的,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是不想结婚的。而不想结婚的原因,并不仅仅是怕自己失去自由或者爱上其他什么人,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出于对婚姻的尊重。我住在繁华的三里屯,有事没事就会去夜店消磨时光,亲眼见到过自己的一个已婚好友与一个陌生女人搭讪,虽然我也有过不少风流事,但是发生在已婚的人身上我却觉得有些恶心。我始终认为结婚就不是荷尔蒙了,而是责任了,结婚不是一定要做的事情,但却是认真思考过的选择。既然有那么多不忠存在着,那要婚姻这种形式有什么意义呢?
到底是一个人站在窗口看月亮好,还是两个人一起洗盘子好? 到底是溜我的狗好,还是溜我的男朋友? 到底是一个人喝酒好,还是两个人烛光晚餐好?说不清。
“婚姻是为60岁以后做准备的,是为了60岁以后相互有个照顾。婚姻对女人大多数是义务。生儿育女的义务,做家务活的义务,唯一的权益是老婆在婚姻中可继承一半财产,比如王永庆死后,老婆得到了一半财产,而剩下的一半才是二房三房去分。一个女人从三四十岁结婚,为一个男人做很多事情,生儿育女,捍卫家庭,换来的是什么,只是老来相伴。婚姻到底对女人有什么好处呢,我是要去做一个男人背后默默付出的女人还是傻到以为这个世界上会有一个为我默默付出的男人?”
“把两个会变的动物——一男一女,用婚姻的形式拴在一起,而且一拴就是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六十年,那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冒险。如果男女同时都朝一个目标变,这种情形并不罕见,所谓‘一条被盖不住两样人’。夫妻间是互相影响的,不仅影响思想,影响意识形态,有时候甚至还影响长相,那当然甚妙。可是,如果一个变一个不变,或一个往东变,一个往西变,那麻烦可就大啦。当思想和意识形态层次越来越有距离时,爱情就会越来越消失。如果两个人只是同居关系,那就比较好办。如果是结了正式之婚,恐怕要脱层皮。”
这个话题让我想起一件事,好友萍萍大婚在即,一天却哭着给另一个好友糖衣砒霜打去电话,说自己可能要犯下了一件大错误,那就是选择了结婚。因为一个婚礼的细节,她和未婚夫有了争吵,她忽然很担心自己的未来将要面临多少困难与痛苦?回忆过去,她发觉自己很留恋单身生活,自由、随性而为,有大把的朋友混着……砒霜仅用一句话就颠覆了萍萍的理论,她说:“人生从来都不缺烦恼的,这与单身还是结婚毫无关系,婚后自然会有烦恼,而不婚,同样也少不了这样那样的焦虑,形式不同而已,可这就是人生,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