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张文婕回清远筹款期间,记者采访了她在墨脱支教的故事。10月24日,张文婕日夜兼程,从清远赶到西藏墨脱背崩小学赠送“爱心鞋”。10月28日晚11点,她在回来的路上,给记者发来信息:“交通堵塞,我被困在海拔4800米
墨脱支教的清远女孩:五十小时千里送鞋
清远日报新闻 时间: 2009年10月31日 来源: 清远日报
作者:陈柏益
张文婕粤语歌曲获奖后,学生们激动不已。
张文婕在上音乐课
周末特稿
本报记者 陈柏益
西藏墨脱县,曾是中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几个月前,路修通了,但只能分段分季通车。每年10月底,这里便进入大雪封山的季节。今年高中毕业的清远女孩张文婕,10月24日,用了两天的时间,日夜兼程,带着清远热心人士捐款购买的350双“爱心鞋”,再次踏进半个月前支教的西藏墨脱县背崩小学。
义无反顾到墨脱支教
今年高考,张文婕报考了广东一所重点本科院校的电视编导专业,并超过文化科录取分数线28分,后因艺术分稍低而与大学失之交臂。为此,她选择去西藏墨脱支教。6月28日,她辞去在清远某单位的实习,带着对父母的愧疚和依恋,踏上去西藏墨脱县背崩小学的路,去当一名小学六年级的音乐老师。
坐车往广州的路上,张文婕收到父亲的短信:“文婕,路途遥远,条件艰难,事事注意。我只有一个心愿,你能早日平安回家……”张文婕的眼泪奔涌而出。粤语歌曲《龙塘歌》获比赛一等奖
张文婕担任老师不久,遇上学校举行国庆大合唱文艺汇演。初来乍到的张文婕,决定演唱粤语《龙塘歌》作为参选曲目。
她鼓励同学们:“如果这次参赛未获奖,学校没奖励,老师买棒棒糖奖励你们。”全班孩子沉默片刻,一位平时顽皮的男孩突然站起来,动情地说:“老师,不要买了,我不要。”这一举动令全班同学稍感愕然,随后,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老师,不要买了,我们都不要,别浪费钱。”张文婕感动不已,眼眶泛红,她手握拳头坚定地说:“同学们,我们一定会赢!”由于当地银行没有联网,学生知道张文婕余钱不多,尽管只有过年过节才有机会吃糖,但都舍不得老师花钱。
果然,学生们在比赛中获得第一名!不过,张文婕还是兑现承诺,为全班30多名同学每人买了一元一根的棒棒糖。
10个学生喝不完一支饮料
九月的一天,学生参加边防官兵的收割劳动,官兵和学生分工合作,有的在割禾,有的在打谷子,个个忙得汗流浃背。
一位战士给了张文婕一瓶饮料。看到学生们默默劳作,张文婕扭开的瓶盖又盖回去。她静静地走到一个学生身边,疼爱地说:“来,喝水吧。”这位学生看到递过来的饮料,似乎没听见又继续做事。张文婕只好轻声再说一遍。这位学生觉得不好拒绝,只好接过饮料轻轻地抿了一口,又低头做事。
张文婕只好拿着饮料走到第二个学生跟前。这个学生似乎不愿多说话,接过饮料顺从地喝了一口,就还给张文婕。就这样,10个学生依次轮喝,但每个人都只是轻轻地抿了一口。回到张文婕手里的那瓶饮料,还有整整一半!张文婕说:“学生们的举动,让我热泪盈眶。”“老师,你真会说‘鸟语’?”
一次课堂上,张文婕在黑板写上“交流课”。学生们很好奇,不知道这节课讲什么。看着学生们疑惑的眼睛,张文婕解释:“我的城市是用粤语交流的,而你们是用门巴语。我们来一次交换阅读,好吗?”话音刚落,学生就急切地问:“什么是粤语?好听吗?”望着他们好奇的眼睛,张文婕打开语文课本《桂林山水》这一课,说:“你们用门巴语读一遍课文,老师用粤语读一遍。”他们异口同声答应了。
张文婕朗诵道:“我看见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刚开始,学生之间窃窃地笑。后来,终于忍不住张文婕的“装腔作势”,哄堂大笑。张文婕和蔼可亲地问:“同学们,这就是粤语。你们听懂了吗?”他们个个摇摇头。一个调皮的男孩站起来说:“老师,你真会说‘鸟语’”?师生笑得肚皮都快涨破了。
之后,张文婕在黑板上写上“背崩通路了”。问道:“你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一个女生稚气地回答:“我一直有个愿望,希望有一辆车,载着爷爷奶奶走出县城。他们一辈子都没有出过县城,更不知道汽车长什么样……
听到孩子的心里话,张文婕为这女孩的善良和孝心而感动。生日那天,门巴男子送来一个热水瓶
洗个热水澡,对城市人来说,是最普通不过的事,在墨脱却是一件奢侈的事,因为学校没有热水澡房。
张文婕说,到学校支教的前几天,还能擦擦身了事,但时间一长,满身的臭汗,令人难以忍受。一个黑漆漆的晚上,张文婕等学生熟睡后,与一个女老师悄悄地跑到全校唯一一个水池,一人把风,一人洗澡。寒冷刺骨的冷水,令她浑身发抖,更害怕此时有人走过,总有一种忐忑不安的感觉。后来,这样的洗澡方式,张文婕已经习惯了。9月的一天,张文婕过了一个特殊的生日。一个刚认识不久的门巴男子送给张文婕一个热水瓶。原来,这位门巴族男子看见张文婕常常挨家挨户找热水。张文婕感激地说:“这是我收到的最珍贵的生日礼物。”
50小时千里送“爱心鞋”
10月12日,张文婕结束支教回到清远,她要为背崩小学的学生筹款买鞋。因为她知道,很多学生只有一双鞋。有的学生上学要徒步七八个小时,而到墨脱县城要一天时间。有的学生舍不得穿鞋,将唯一的鞋像宝贝一样,珍藏在枕头底下。获知张文婕筹款这一义举,很快得到一些社会热心人士的支持,两三天时间就筹足350双鞋款。22日早上五时,张文婕从清远坐车到广州白云机场,转乘飞机往拉萨。下午1时半,张文婕到达了拉萨。原计划第二天去林芝。后来获知,林芝嘎龙山开始下雪了,并即将封山。当天下午,张文婕急忙坐上前往林芝的最后一班客车。
从10月22日5时清远出发,至24日下午到达墨脱县背崩小学,日夜兼程50多个小时,当中44小时在车上度过。从墨脱到背崩乡只是20多公里,但需要两个多小时。两天来,张文婕仅用过飞机上一次快餐,沿途一盘炒面和几包饼干。
张文婕说,这次千里送鞋之行,是为学生保暖,同时寓意学生穿着“爱心鞋”走出大山,走向世界!正因对学生那种深沉和无私的爱,张文婕不畏艰辛,将原定五天行程缩短为两天!为什么不通过邮局邮寄?张文婕解释,邮寄时间长,时间紧迫,无法在封山前送到学生手上。
10月27日,张文婕要离开背崩小学回清远了。车子离开学校时,学生追着车子跟了上来。张文婕紧紧拥抱他们,泪如决堤。她深情地说:“我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希望有一天,再延续一个做老师的梦,也许不在这里,但一定是最需要的地方。”
10月28日23时,她在回来的路上,给记者发来信息:“空中已飘着雪且夹带着雨。交通堵塞,被困在海拔4800米的墨脱嘎龙拉山垭口。雪越来越厚,道路越来越滑,随时有生命危险,看来大雪就要封山了。不知道还会困多久。”就在记者截稿的10月29日早上,张文婕再次发来信息:“后天下午二点的飞机回广州。”这时,记者一颗心才落了下来。
记者手记
张文婕自小生活在军营里。军人的父亲将张文婕当成他的兵,炼成张文婕倔强和执着的个性。每年,张文婕都有一次历练的计划。
去年“5.12”,四川省汶川发生大地震,张文婕违背父母的意愿,到了四川灾区支教。当时,地震余波不断,父母担心安危强迫她回来,但张文婕义无反顾。张文婕从四川灾区安全回来后,父母默认这次四川之行的义举,父亲从张文婕的书稿中,理解女儿从事支教的执着。也从那时起,坚定了张文婕要去墨脱支教的信心。
张文婕说:“这次西藏之行后,要好好写一本《看不见的墨脱》的书,还原一个真实的墨脱。”(照片由张文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