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先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帖子内页:05---09年私人总结四年生活
第二个思思  楼主
发表于 2009年11月8日 08:56   来自PC

俗话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用这句话形容我的大学生活最适合不过了。读书时不能很好地整理所发生,所经历,所认识的种种,现在不在学校了,这些的种种又像闪烁璀璨的星星,在黑暗前行的道路上,给着你若干的启示。与指引。
现大体将给我启示的种种整理 分列如下,与大家分享:
一  社会现象。
     轰烈的08年。09年。地震。杨佳。俯卧撑。幼女案。躲猫猫。刘晓原律师。三鹿。石首事件。绿坝。7,15事件。。中国上荒诞的事情都一瞬间发生了。在中国这个号称“崛起的大国”里,在大部分媒体的报道中,现象都很和谐,社会很安定。人民很幸福。衷心感谢党,感谢组织。
      在这个和谐的社会里,尤其感谢艾未未以及他的团队所做的一切。让像我这种的祖国的花朵,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明白身处的社会现状,在貌似光明的处境里,学会“公民”的所包含的责任,意义,与担当。
      在社会这一堂真实的课堂里,在CCTV这多么和谐的社会中,在极其不和谐的艾未未以及他的团队以及刘晓原这一类律师身上,我看到并且铭记着虽然老土,或者有点造作,但是却很真诚,并且已经被大部分人漠视与遗忘的下列的词:公民。人权。公正。公开。正义。真相。热血。慈悲。宽广的爱。他们所做的,在我看来,与《勇敢的心》最后播放的男主角被进行残忍的行刑之时仍从心里发出响彻云霄的呐喊一样可贵,高尚,纯洁:Freedom,freedom,freedom......
二  哲学。
     中国的哲学不叫哲学。称作“德行”。中国德行的大典范者不叫哲学家,而叫做圣人。他们教导人如何自处,与人相处,与社会相处。有句话形容中国德行是很适当的:教导人处于澄明的状态。只是德行也分了不少的家。有的德行叫“识时务者为俊杰”;有的德行是“不为三斗米折腰”;有的德行是“宁天下人负我勿我负天下人”。。。如此说来“处于澄明的状态”也只是相对个人,相对做出选择的人而言的。这些话可以这样理解,就跟李敖对他女儿为民众争取一些小小的权利这事情的善意提醒一样:“你可以这样做,但是你要明白你是要付出代价的。我并不是反对你这样做,我是要你知道,你这样做是有代价的,你要自己担当它们。”
      这段时间在看的有钱穆的《中国通俗思想讲话》。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迟些日子再吃透了些继续跟大家分享。
      而陈丹青的《退步集》与《退步集后续》算是中国当下社会最真实的社会德行了。谢谢这些所有褒的或贬的或中性的德行,让我这样的死读书青年在没有踏入社会与刚踏入社会之时,早早地开了另一只眼睛,可以开始试着在这斑斓多姿,万恶重生,捉不透摸不着的社会与世界表象的迷雾里,缓慢却是认真地辨认着这世界本来真实的面目。以及我自己本来真实的面目。
三  电影。
     大学有四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觉。四分之一的时间在做着跟画画有关的事情。四分之一的时间在玩和恋爱。剩下四分之一的时间,就是在看电影了。次的电影自然没有诉说的必要。好的电影却是像夜晚黑夜之中闪烁的航海灯,虽在大部分人的眼里没有任何价值,但是对某些人而言,它们毫不夸张地可以说是生命之光了。
     先说一部爱与情欲的电影。发生在越南的《晚娘》。这里面所讲述的爱与情欲的故事,居然能拍摄得像罗丹速写中卡米尔的身体一般高贵,庄严,肃穆,热烈却又平和。
    《时时刻刻》用的是文学中倒叙的方式,说的是作家伍尔夫与她小说故事的电影。三个女人故事的穿插,看不见的互相纠缠,互相影响。电影或是生活的最后,无论死亡或是继续存在,都无一例外,得到理解,得到宽恕,他人的宽恕和自己的宽恕。诚如饰演伍尔夫的演员在电影中所说的那句台词:摒弃生活,你是得不到救赎的。我足足看了三次才明白里面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也可以说是我自认为明白了。
     一部整个影片都是用了蒙太奇方式的影片,名字我给忘记了。(我是在网吧上的论坛,自己的电脑在广州不方便随身携带。)影片一开头讲述的是一位悲痛的母亲哀悼着她连续死在腹中的第三个胎儿。接下来,很幸运地,第四个胎儿最终平安落地,慢慢成长。在这成长的过程中,这个幸运出生的男主角遭遇离奇事,过程不多说,你们自己去看。嘿嘿!整个影片看到最后,让人震撼。却又,还没有想到适合的词。去看看吧!
      金基德《坏小子》里面逼良为娼的计谋与暴力场面并不如日常生活里的猥亵与不堪入目。并不是说视觉上,而是在心理上,在它们身上发生的一切就这么自然而然地发生了。我先是憎恨这发生的一切,然后转变,慢慢容忍,甚而开始喜欢这个故事。这种方式的爱,这么强烈与真实的爱,或者会狠狠冲击着那些世俗人的心。
     接下来是日本一部很古老的电影。1983年拍摄的改编于深泽七郎的小说《楢山节考》。影片甚至播放到途中还会发生那么一小段字幕与场景与配音吻合不上的电影。讲述的是日本一个很贫穷的小山庄令人触目惊心的生存和对待死亡的超然或畏惧的事。对我来说是一部很有境界的电影。只不过电影稍长,大概有两个多小时,需要耐心。
     《索玛亚一百二十天》。这所谓的禁片。别人评价是恶心荒诞。但是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这样的电影,撇开电影里的视觉不说,我们能不能这样想:正是因为存在着荒诞的世界,允许存在这样的电影也不足为奇了。
      《黑暗中的舞者》。是比约克担任的主角。看的时候只敢自己一个人看。边看边偷偷地哭。
      《钢琴别恋》。有关钢琴的电影有好些部。《海上钢琴师》,《钢琴家》。我最钟情的是《钢琴别恋》。看的过程与《坏小子》类似,先是严重鄙视,最后是深深的祝福。
       《教室别恋》。一个小男孩与一个女人的故事。小男孩青春期身体欲望的萌发,与他的教室,一个成年女人走在了一起。后来成长过程中遭遇很多事,最后成熟,终抽身而去的成长故事。
        还有很多好的故事。同性恋电影,女权主义的凯瑟琳,关于美术和音乐的电影。纪录片,还有一些电视电影频道播放的小电影,亦拍得很美。(有机会继续分享:))由于着电影拍摄的各种特别的方式与需要,我们在这些浓缩了的社会里,看到着这些真实的人们,他们身上人性的光辉,不安,悸动,苦痛,甚至是死亡,最后都由于各种的方式重归于内心如此极大的平静。不知道亲爱的你们,感受到了吗?一句话总结电影部分:如果生命只是一连串的苦难与悲痛,为何我们对它还如此依依不舍?
四 文学。
      之所以谈到现在还撇开我的专业视觉艺术不谈,要把文学这个副业排在专业之前,其实也是满心欢喜的。
      三毛是随身携带的书。她文字的信手拈来与她自身的修养都旗鼓相当,她的经历也是奇妙的旅程。
      至今仍爱不释手的是杜拉斯的《情人》。法国新小说一派的,由法国午夜出版社出版,因着陈侗的关系,读了一些有关午夜出版社与之出版物的事,也是爱不释手的。看了《情人》后,杜拉斯别的小说我都认为没有阅读的需要了。最好的已经在此。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在我经历与感受中,除了非要学习作者的场景过度,言语的运用,想要了解他书中描写的一些景致之外,这本书对我而言没有阅读的必要。这本书不是用来阅读的。你只要把书往某个安静的地方一放,不需翻阅,书中的那种景致里的那种熟悉感,便自会幻化成一缕缕缓缓飘荡的烟云,像点燃的檀香,源源不断地萦绕。你会发现这种熟悉感,在你特有的生命中,由于着你个人的境遇与感受而无处不在,并且时刻相伴。
       鲁迅的《朝花夕拾》。在课堂上永远学不到的是什么呢?不是教条,不是模范,而是真正的鲁迅。真正的鲁迅,现在谁又能了解?或者单单就鲁迅的文字,最能了解他的真性情。但是文字也是可以骗人的。:)
       陈丹青《纽约琐记》以及他所有的书都值得一读。尤其是他写的“大先生”——鲁迅的文章。很有道行的对文字的把握,谈论到的于社会于文字的事,都算上是一个老江湖了。
       傅雷,钱穆,桑塔格,罗兰巴特,卡夫卡,李叔同。。。值得好好用心看的书与人实在是很多。改用三毛评价她与大胡子婚姻的那句话总结文学部分:各人的生活或者阅读都自有一湖幽荡的碧波,我在这碧波里感受到的如此的,你们感受到的那些的,都还是各自担待着吧!
五 视觉艺术。
     写的有些长了。有点累。估计看的人也挺累的吧:)这部分不多说了,迟些日子专门写一篇关于视觉艺术的帖子再发上来。以供交流。
     纵观上述所说,我得出关于生活的一个让自己,至少是让我能开心,坦荡,真诚活着的真理:
     承认你自己。表达你自己。真实地活着。做事。穿衣。吃饭。交友。助人。阅读。独处。反思。即使是喝酒,吸烟,亦希望能尽情。真实。对你。对我。

共18条回帖只看楼主
布衣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11月8日 11:07   来自PC
艾青的后人艾未未,挺有个性的一个人!:lol
肉夹馍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11月8日 13:54   来自PC


这年头

圣人都看不懂社会现象的

哲学

在这年头更像是噱头

.......

布衣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11月8日 17:35   来自PC
该帖有精华的倾向!:victory:
第二个思思  楼主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11月8日 17:52   来自PC


过奖过奖 嘿嘿嘿··

日出东方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11月8日 19:43   来自PC
不错不错,喜欢这种述说自己的经历的文字。
凤凰涅槃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11月9日 15:23   来自PC


上来顶顶!

鲁粤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11月9日 15:43   来自PC


有些思想有些深度。文中所说的电影基本上都算小众电影,艺术院系喜欢看吧。

hpy460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11月9日 15:50   来自PC
有品位的人
布衣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11月11日 09:15   来自PC
期待视觉艺术的帖子见光。
第二个思思  楼主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11月11日 17:42   来自PC
还有音乐,忘写了。
无聊人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11月12日 14:01   来自PC
希望很快见到楼主的视觉艺术的帖子:handshake
第二个思思  楼主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11月13日 09:38   来自PC
这几天比较忙,过三四天估计就能见光了:)今天特意上来告知一声。
逸清寒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11月13日 10:32   来自PC
可能这就是青春的写意

哲学、文学、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

折射着青春的思考与守望,行走与理想

:handshake 很怀念,其中那些熟悉的名字……
温暖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11月13日 14:17   来自PC
期待中。。。。。:handshake
第二个思思  楼主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11月14日 17:50   来自PC
原帖由 鲁粤 于 2009-11-9 15:43 发表

有些思想有些深度。文中所说的电影基本上都算小众电影,艺术院系喜欢看吧。


个人爱好而已。也不见得只有艺术院校的人才喜欢看:)
第二个思思  楼主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11月17日 10:59   来自PC
写出这些东西个人自认惭愧。若非一写能解消愁,使心安,断然不会在论坛上冒充有才之人说出此等胡话。
第二个思思  楼主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12月4日 10:45   来自PC
其实也有很多拍摄角度很小 但是也拍得很好的 很温馨感人很真诚真实的电影。过一个星期 我发上来让大家好好欣赏欣赏:)
格格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0年9月8日 12:23   来自PC
{:cat51:}思思,你只家伙终于回归了...
  • 0
  • 18
  • 加收藏
  • 粤ICP备14018191号© 2020 清远休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