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先 登录 注册
以斯帖  楼主
发表于 2010年2月23日 23:07   来自PC

(有时候,我看到90后的孩子,总是觉得自己以前没有他们那么大的勇气!前几天与我大学的经济学导师讨论工作的问题,我说我想从事教育业!他说我所学的专业若从事教育行业实在太可惜!然后又谈论涉及到教育的问题,)
以下是他教育他90后的儿子遇到的很多问题!
老师最后的一个总结就是:我可能是太放任自流了,太主张无为而治了。我希望他的个性充分的施展,在我这里,他可能认为我对他采取的基本上接近自由主义了。我不太在意分数什么的,有时不太愿意看到他没有斗志,不学习也没有关系,哪怕他在做其他的事情,但不能昏昏噩噩地过日子。努力了,也就够了。这就是我们导师对他儿子的盼望!不能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以下是我老师说的“教育他家孩子的年终总结”:面对90后的儿子,有时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有问题。应该说他天资不算愚笨,但为何功课起伏不定呢?有时还出现大面积的不及格。年纪轻轻,有时显得萎靡不振,没有一点斗志。不是说身教重于言教么?我一直很努力,很勤奋啦!他难道看不到么?要不就是视而不见?我是很赞同身教重于言教的。因为我的父母应该说没有什么文化,但他们很舍得在教育上投资。没有高深的道理,但浅显的“皮鞋”与“草鞋”的选择就像一个哲学家令你不得不服,而且“只要你们愿意读,读多高我们都支持”,这种义无反顾地后盾,难道你还有理由偷懒么?我就是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中成长起来的。
但如果现在还拿这些来教育儿子恐怕是行不太通了。他一句“你们那是什么年代呀”就叫你无言以对。是的,我们那是一个物质短缺的时代,是一个急需要“跳农门”更好地解决温饱的时代,没有太多的出路,一门心思地读书,读好书,才有出路。而现在呢?电子时代,网络时代,物欲横流的时代,太多的诱惑,太多的干扰,不说一个孩子,大人有几个耐得住寂寞,有以前那么好的定力?
我一向主张无为而治,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主张他自己要有内动力。一个喜欢学习的孩子差不多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善于学习的。在身边有太多的案例。如果像猪油灯盏--拨一下亮一下,是不会有出息的。可他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呢?你让他上网用一些时间浏览一下主题新闻,可他一上网大多的时间是玩他钟情的NBA。你把NBA游戏玩得再棒又怎样?不愿意看纸质的书籍,我觉得对电子的东西越着迷,越容易影响独立的思考。
老家有一句俗话讲得好,成林的树不用KUO(用第一声读),KUO  KUO 砍砍结巴多!意思是说不要频繁地修剪树枝,否则,长出来的树会有太多树结,影响使用。树人如树木,此之谓也!
如果他不能一下子明白我的意图,那我只希望他能做到两点,一是健康,二是不做坏事。还好,这两点他做到了,我也感到欣慰和快乐了!
我很乐观,成功的道路千万条,尤其是在21世纪的今天!
过年了,很多人拜年的时候,我最不喜欢的就是那些大人教育小孩!
我最讨厌大人问小孩子的成绩,考得好的,当然开心!
考得不好的呢?他也不想考不好的啊!
有些学生可能真的不喜欢读书,为什么偏偏很多大人在发红包的时候,说过完年考试高分一点啊!
我现在看来,读书高分一点用处也没有!除了一直保持高分能考上好的大学以外,这些分数一点用处也没有!
有一个例子深深地告诉我,考得高分并不是好事!
在这个社会上,没有说你考得高分就一定能做什么的!
考得高分的学生会比那些读书的时候考试不及格的人错过很多东西!这是我自己体会到的!
真的希望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的喜好,发展自己的特长!
分数永远都不能代表什么!
培养一个人的自觉性和自我认识性才是教育的中心!

共6条回帖只看楼主
Tiguan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0年2月23日 23:54   来自PC


沙发..............

Tiguan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0年2月23日 23:54   来自PC
占位..............
布衣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0年2月24日 08:16   来自PC
“真的希望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的喜好,发展自己的特长!”

非常认同!:handshake
硕鼠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0年2月24日 08:32   来自PC
我也希望孩子考得高分点,但不会强求高分```
格格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0年2月24日 09:13   来自PC
分数是对孩子的总结。
上马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0年2月24日 10:08   来自PC
知道自己的喜好,发展自己的特长!

分数永远都不能代表什么!

培养一个人的自觉性和自我认识性才是教育的中心!
  • 0
  • 6
  • 加收藏
  • 粤ICP备14018191号© 2020 清远休闲网